女性浪漫與哀愁─羅蘭珊
說起大師級畫家,你可能會想起達文西、莫內、梵谷或是畢卡索,而他們都有個共同點─都是男性。以往時代的氛圍似乎鮮少有女性能全然獻身於藝術,盼眼過往,例如中國的李清照,也是因為有個疼惜她、並且願意讓妻子的文學藝術被看見的夫婿。但羅蘭珊,她獨自堅守著對藝術的執著,才讓今日的我們也能看見她的風姿浪漫。
在7月5日於中正紀念堂開展的「唯美‧巴黎─羅蘭珊畫展」,讓許多人期盼不已,說起羅蘭珊這個名字,在台灣或許不甚響亮,但真要談起,卻是大師級的女性藝術家,誠如前言所提,女性在藝術這個領域確實不容易發揚,也不容易維持己念,不過她輾轉的人生歷程,非但沒有成為其藝術成就的阻礙,反倒為她添入許多歷練後的動人色彩。
1883年出生在巴黎的羅蘭珊,是餐館服務生波麗‧羅蘭珊(Pauline-Melanie Laurencin)與高官杜雷(Alfred Toulet)的私生女,這樣的身分使她無法得到父親的疼愛,母親也漠視著她的存在,直到母親決定要將她訓練成一位上流社會的名媛淑女,兩人之間的關係才得到改善,變得更緊密。
而母親對於她的畫作風格也有深厚的影響,由於她擅長女工刺繡,便將羅蘭珊的生活周遭布置得雍容華麗,而在這樣女性氣息濃密的生活空間中,也確實反映在羅蘭珊作品中,我們可以看見許多蕾絲、蝴蝶結、柔嫩色調的柔美調性,夢幻清新的魅力渾然而生。
起初,十八歲的羅蘭珊在法國賽爾夫學習瓷版畫,回到巴黎後,她轉而創作油畫,此時,對她十分重要的便是加入了藝術團體「洗濯船」,她是團體中唯一的女性藝術家,和畢卡索、布拉克等藝術家來往,雖嘗試過「野獸派」畫風,但未被強烈的畫風影響,也曾與詩人阿波里奈相戀,是阿波里奈口中的謬思女神。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她受到盧梭的樸實主義影響,保留自己的風格、更開始追求感性且浪漫的獨特氣息。
1914年時,她與德國男爵結婚,卻在蜜月期間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德國人成婚的她被迫流亡西班牙,無法與法國聯繫,精神上的壓力逼著羅蘭珊最終在1921年結束七年婚姻。返回巴黎後,畫風溫柔、卻漫佈著靈氣的獨特畫意,使她成為社交圈名媛貴婦十分喜愛的肖像畫家,甚至還為俄羅斯芭蕾舞團「牝鹿」設計過舞台與服裝,而有了「巴黎畫派中最美麗的牝鹿」美名。
羅蘭珊的同性傾向也是創作元素之一,在她的畫作中可以看見許多以同性為主視覺的畫面,以溫婉和粉嫩的色系呈現,但稍稍的灰與藍似乎也坦誠了羅蘭珊內心對同性情感的陰鬱,畢竟在當時,同性戀情還是無法為社會大眾所理解,只能在畫裡真實呈映,羅蘭珊體現了巴黎畫派的浪漫唯美,真性情的感性內心世界,讓獨有的敏感充分開創出女性畫家的一條路。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ARCH雅砌.品味7月號】
在7月5日於中正紀念堂開展的「唯美‧巴黎─羅蘭珊畫展」,讓許多人期盼不已,說起羅蘭珊這個名字,在台灣或許不甚響亮,但真要談起,卻是大師級的女性藝術家,誠如前言所提,女性在藝術這個領域確實不容易發揚,也不容易維持己念,不過她輾轉的人生歷程,非但沒有成為其藝術成就的阻礙,反倒為她添入許多歷練後的動人色彩。
1883年出生在巴黎的羅蘭珊,是餐館服務生波麗‧羅蘭珊(Pauline-Melanie Laurencin)與高官杜雷(Alfred Toulet)的私生女,這樣的身分使她無法得到父親的疼愛,母親也漠視著她的存在,直到母親決定要將她訓練成一位上流社會的名媛淑女,兩人之間的關係才得到改善,變得更緊密。
而母親對於她的畫作風格也有深厚的影響,由於她擅長女工刺繡,便將羅蘭珊的生活周遭布置得雍容華麗,而在這樣女性氣息濃密的生活空間中,也確實反映在羅蘭珊作品中,我們可以看見許多蕾絲、蝴蝶結、柔嫩色調的柔美調性,夢幻清新的魅力渾然而生。
起初,十八歲的羅蘭珊在法國賽爾夫學習瓷版畫,回到巴黎後,她轉而創作油畫,此時,對她十分重要的便是加入了藝術團體「洗濯船」,她是團體中唯一的女性藝術家,和畢卡索、布拉克等藝術家來往,雖嘗試過「野獸派」畫風,但未被強烈的畫風影響,也曾與詩人阿波里奈相戀,是阿波里奈口中的謬思女神。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她受到盧梭的樸實主義影響,保留自己的風格、更開始追求感性且浪漫的獨特氣息。
1914年時,她與德國男爵結婚,卻在蜜月期間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德國人成婚的她被迫流亡西班牙,無法與法國聯繫,精神上的壓力逼著羅蘭珊最終在1921年結束七年婚姻。返回巴黎後,畫風溫柔、卻漫佈著靈氣的獨特畫意,使她成為社交圈名媛貴婦十分喜愛的肖像畫家,甚至還為俄羅斯芭蕾舞團「牝鹿」設計過舞台與服裝,而有了「巴黎畫派中最美麗的牝鹿」美名。
羅蘭珊的同性傾向也是創作元素之一,在她的畫作中可以看見許多以同性為主視覺的畫面,以溫婉和粉嫩的色系呈現,但稍稍的灰與藍似乎也坦誠了羅蘭珊內心對同性情感的陰鬱,畢竟在當時,同性戀情還是無法為社會大眾所理解,只能在畫裡真實呈映,羅蘭珊體現了巴黎畫派的浪漫唯美,真性情的感性內心世界,讓獨有的敏感充分開創出女性畫家的一條路。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ARCH雅砌.品味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