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 蔡明亮

鏡頭後是甚麼樣的導演?訪問前不斷找尋眾人對他的定義,但無論如何,他就是執意做自己的-蔡明亮。

「我願意思想、願意懷疑、願意反叛,我不要一樣。」蔡明亮剛從歐洲回國如此說道,他就是執意做自己,不願意被定義!提到泰戈爾《漂鳥集》中有句話:「他把武器當作上帝,當武器獲勝時,自己卻失敗了。蔡明亮說:「我們不該被某個東西綑綁,而是學玄奘一樣,大大的往前走出去。」



從電影跨界到美術館,導演說:「我的電影應該在美術館放!」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想對每件事情下註解,一個藝術創作,一場電影,必定存在著了解與不了解,好或不好的空間,難道面對生活不能夠像白紙般的小孩一樣,只是享受生活中的快樂。現代人對自我的認知受到許多限制,例如我們不需緊盯Facebook、忙著自拍或是隨時滑手機,才能跟別人一樣,而是應該抬起頭,仔細看看自己和其他人有什麼不一樣。這就是蔡明亮,自始至終堅持做自己,當大家正被速食資訊侵蝕時,他早已在用不同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人生風景。

從2012年開始,慢行系列電影至今已累積6部。李康生在短片中穿著紅色袈裟,在步調快速的城市間走路,導演在電影中想表達的走,沒有絕對的快與慢,也不見得速度都是對的,而是當有人慢了,才會看到其他事物,因而產生到更多思考和想法。導演用不同的觀點思索人生,為現實環境找尋不一樣的出路。聊到此次遠赴歐洲舞台劇-玄奘,導演開玩笑說:「兩個國家,8個場次,觀看人數將近2000,一場共200-300個座位,每場大概都有10幾位不等的觀眾離場,但沒有人發現,他們是花錢參予了這場戲的演出,不自知地成為劇中的臨時演員。」原來,當觀眾躡手躡腳離場時,就跟正在表演的李康生一樣,慢慢、靜悄悄的走,也詮釋了表演藝術。台灣即將在8月開始演出,導演有全然的信心相信台灣的觀眾會全程參與,因為蔡明亮的戲,就是品質保證!

訪談末了,蔡明亮導演孜孜掛念著現在的人,該去思想如何突破體制,不要老是以自我為中心,應該像玄奘一樣,為了眾人更好而走。常常去突破與掙脫限制,讓自己更自由,因台灣是自由民主國家,所以我們要活得跟別人不一樣!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ARCH雅砌.品味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