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舞台般的料理饗宴!用設計跳脫食與人的關係,打造特色日式餐廳

空間是理性與感性交織所構成,在傾聽並理解業主的想法與需求後,形繹空間設計團隊,掌握品牌調性,結合商空的格局與動線,在設計這間以「爐端燒」為主軸的日式餐廳時,從一個簡單卻深刻的出發點思考:食物,不只是味覺的滿足,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遞。此案,最終獲得2025義大利 A'Design設計大獎的肯定。

圖片來源:形繹空間設計

圖片來源:形繹空間設計


作品《 Takumi 》
設計發想以源於日本鄉間的傳統料理方式「爐端燒」,強調食材的原味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感,讓師傅站在炭火前烹調,顧客圍坐在爐邊,不只是觀看,更是一場帶有溫度的「餐桌劇場」。這樣的精神,設計團隊希望以更當代的語彙呈現,不複製傳統,而是用設計與材質語言重新詮釋這段日常美好的文化記憶。

圖片來源:形繹空間設計

圖片來源:形繹空間設計

空間是舞台,設計是一場戲
他們將整體空間視為一座開放式劇場:以「炭火爐端台」為舞台核心,向外擴展如同觀眾席般的座位安排。透過層次錯落的高低差、弧線交錯的動線設計,讓每一位進入空間的客人,不只是用餐者,更像是這場儀式裡的一部分。天花板採金屬框架交織,營造出上方的「舞台燈光層次」,呼應下方的火紅炭火、磚紅吧台,整體視覺沉穩中又有戲劇張力。而在空間動線中,我們刻意安排出一些視覺上的「遺漏」與「驚喜」——彎進一處角落,才發現玻璃磚牆背後的另一區;穿過一道弧形轉角,燈光變化與材質轉換又讓人短暫失焦,像走入不同場景,重新聚焦感官。

圖片來源:形繹空間設計

圖片來源:形繹空間設計

圖片來源:形繹空間設計


色彩與材質的巧妙搭配
此案的色彩主軸圍繞著「磚紅」,源自炭火、火窯、與煙燻料理的意象——既溫暖又充滿能量。在磚紅藝術漆作為牆面基底的基礎上,設計團隊搭配玻璃磚、金屬、灰泥與原木,讓空間保有視覺豐富度又不失協調。玻璃磚本身的半透明特性,則成為創造「虛實之間」感覺的最佳工具,它可以區隔不同用餐區,又不完全隔絕光線與視線,營造出層層遞進的空間深度。每一塊磚、每一道牆、甚至吧台的轉角處,設計團隊都力求保持日式爐端燒精神裡的「不刻意的用心」,它不需張揚,卻有細節;不追求浮華,卻充滿節奏。

圖片來源:形繹空間設計

圖片來源:形繹空間設計

圖片來源:形繹空間設計

設計從來不只是解決空間問題,更是讓日常生活有了某種「值得記得」的可能,然而,感受不只是對人,對空間亦同,設計團隊以專業設計思維,在堅持設計的高品質之下,不是單純營造視覺美感,而是邀請人們重新感受「食與人」之間的關係:坐下、觀看、交流、等待,最終吃下那口炭火香氣裡的食物,像是完成一場節奏緩慢但充滿情感的儀式。

圖片來源:形繹空間設計

圖片來源:形繹空間設計

更多精采內容:www.idshow.com.tw/id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