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是否有歧視

奧斯卡入圍名單揭曉,聚焦馬汀路德金恩博士帶領人權遊行的【逐夢大道】(Selma)僅獲得兩項提名(最佳影片、電影歌曲),尤其前陣子美國才發生員警槍殺並無持械的黑人青年事件(其實類似情事早在同樣被奧斯卡忽略的電影【奧斯卡的一天】即有類似而深刻的描繪),加上本片導演阿娃杜威內(Ava DuVernay)也沒入圍導演工會獎,而引爆「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的指控。

但別忘了去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可是描述黑人被迫為奴、血淚控訴的【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啊!
可見這多半是片面之見、看圖作文的發言。就像大呼某某某沒入圍不公平,但請教入圍者當中誰不夠格?卻又語塞一樣。只要競爭者夠多夠精彩,遺珠一定會有;所有「正常」的名單,本來就都是「天時地利人和」下的結果,就像坎城影展最佳影片【冬日甦醒】(Winter Sleep)沒入圍奧斯卡外語片(甚至連九強都沒進),在坎城鎩羽而歸的【廷巴克圖】(暫譯,Timbuktu)卻代表矛利塔尼亞邁入五強。所謂公不公平,只能去檢視競賽規則及其執行程式是否恰當,而不同的評審方式與評委組成,就會影響結論。所以應該從名單回頭去檢視背後的邏輯與精神,而非流於表面。而這也才能凸顯幾個重要影展或電影獎的差異。

要求奧斯卡展現國際影展的視野,其實有點緣木求魚。它其實是個立基好萊塢,以每年在美國公映過的影片為對象,所做的評選。符合資格的影片數量之多,並非一般國際影展先由選片人挑好各具風采、來自各地的一、二十部片,再由小評審團制的成員仔細觀賞、討論而產生得主。這也是為什麼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總有這麼多「風向球」性質的獎項先出現。與其說是要和奧斯卡抗衡,不如說是試圖影響影藝學院有投票資格的會員們(因為你實在很難期待他們有時間和毅力看過所有值得被鼓勵的作品),猜得愈準,自己日後引起注意的可能性也就愈高。

因此經紀公司、電影公司買版面作廣告,明星增加曝光、大量出席活動,甚至電影的上檔日期,都變成合於規定的造勢或算計,並無不可。誰教它背後所牽動的產值這麼高呢?而這種特性,也自然令奧斯卡的品味較一般國際影展保守,尊重專技主義,但也非食古不化。

奧斯卡過去確實甚少黑人得獎(但這未嘗不也是刻意突出非裔族群,而忽略其他種族的分類與說法)。這跟黑人電影的產量,以及黑人演員過去在好萊塢電影所能扮演的角色,息息相關。歧視並非來自獎項,而是根深蒂固的工業傳統。所以無須意外首位獲得奧斯卡獎的黑人演員海蒂麥克丹尼爾(Hattie McDaniel)在【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演的是溫柔和藹的老嬤嬤。這也令薛尼鮑迪憑藉【流浪漢】(Lilies of the Field,1963)一舉奪得奧斯卡影帝,成為劃時代的紀錄,而他接著也成為率先在好萊塢電影演出黑人教師(【吾愛吾師】To Sir, With Love,1967)、黑人神探(【惡夜追緝令】In the Heat of the Night,1967)、甚至黑白配(【誰來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1967)的明星。

之後,【軍官與紳士】(An Officer and a Gentleman,1982)的小路易士葛塞特(Louis Gossett, Jr.)、【光榮戰役】(Glory,1989)的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第六感生死戀】(Ghost,1990)的琥碧戈柏(Whoopi Goldberg)、【征服情海】(Jerry Maguire)的小古巴古汀(Cuba Gooding Jr.)在八、九0年代好不容易抱走了四座配角獎。

進入二十一世紀,黑人明星才大放異彩,丹佐華盛頓和荷莉貝瑞(Halle Berry)同年以【震撼教育】(Training Day,2001)、【擁抱豔陽天】(Monster's Ball,2001)雙雙捧走影帝、影后,又是一個里程碑。此後,幾乎每年都有黑人演員獲得提名,傑米福克斯(Jamie Foxx)、佛瑞斯惠特克(Forest Whitaker)、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珍妮佛哈德森(Jennifer Hudson)、莫妮克(Mo'Nique)及露琵塔尼詠歐(Lupita Nyong'o)則是近十幾年的得主。也難怪當本屆男女主角配角提名人當中無一人是黑人演員時,立刻引發議論。
但老實說,奧斯卡在導演項目恐怕更保守。

奧斯卡一直到九0年代才首度提名約翰辛格頓(John Singleton)以【鄰家少年殺人事件】(Boyz N the Hood,1991】角逐奧斯卡最佳導演。18年後,再有【珍愛人生】(Precious: Based on the Novel Push by Sapphire)的導演李丹尼爾斯(Lee Daniels)接棒。【自由之心】的史蒂夫麥昆(Steve McQueen)則是史上第三位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黑人導演,但沒人得獎。

至於女性呢?即使女導演早已非鳳毛麟角,但奧斯卡在九0年代之前,僅提名過【七美人】(Seven Beauties,1976)的義大利女導演麗娜維特穆勒(Lina Wertmuller);之後也只有【鋼琴師和她的情人】(The Piano,1993)的紐西蘭導演珍康萍(Jane Campion)與【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2003)的蘇菲亞柯波拉(Sofia Coppola)等少數女性入圍。而奧斯卡和女導演之間最著名的恩怨還是和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結下的。

當年,已握有兩座奧斯卡的史翠珊嘔心瀝血首執導演筒完成【楊朵】(Yentl,1983),並成為首位獲得金球獎最佳導演的女性,沒想到奧斯卡名單公布,她卻連入圍都沒有。有人說是因為她身兼編導演製、好大喜功,而得罪男性同儕。之後她又執導【潮浪王子】(The Prince Of Tides,1991)證明要她導部男性通俗劇也不成問題,結果提名了七項奧斯卡,獨缺導演,諷刺的是連導演工會也提名她了,這讓奧斯卡歧視女性之名更難洗刷。也難怪2010年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以【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2008)在奧斯卡掄元的局勢幾乎底定,大會特地邀請芭芭拉史翠珊頒發最佳導演,當她唸出凱薩琳畢格羅前,悠悠說了一句:「這天終於來了。」這裡面的不甘與欣慰,可說充滿弦外之音啊!也難怪阿娃杜威內今年無緣為女性、黑人導演再下一城,不少人難掩失落。

奧斯卡既非真理,也就不必大驚小怪或過於苛求。與其讓它改變時代,不如讓時代改變它吧!■

影迷藏寶圖
文中所述影片,除了【廷巴克圖】還不確定是否有片商引進,【逐夢大道】預計3月初上映,其他影片則皆在台灣公映過。
---詳世界電影 www.facebook.com/worldscreen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