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電影依然方興未艾

伊朗電影看了快三十年。
當年讓我們為之傾倒、五體投地的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早已從【何處是我朋友的家】(Where is the Friend's Home?,1987)、【生生長流】(And Life Goes on.....,1992)、【橄欖樹下的情人】(Through the Olive Trees,1994)變成跨國電影【愛情對白】(Certified Copy,2010)、【像戀人一樣】(Like Someone in Love,2012)。馬克馬巴夫(Mohsen Makhmalbaf)的新作【流亡的獨裁者】(The President,2014)也將在本屆臺北電影節放映。

不僅大師屹立不搖,後繼者也相當爭氣。
提到馬克馬巴夫,最引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們全家都會拍電影。尤其是他的大女兒莎米拉(Samira Makhmalbaf),8歲就在父親執導的【自行車騎士】(The Cyclist,1988)演出,這也是我看的第一部馬克馬巴夫電影(拜當年亞太影展在臺北舉辦,順便有個影展之賜);而她年僅18歲就以【蘋果】(The Apple,1998)創下入選坎城影展最年輕導演的紀錄。

而阿巴斯副導出身的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巴曼葛巴迪(Bahman Ghobadi)也都是一炮而紅,處女作【白氣球】(The White Balloon,1995)、【醉馬時刻】(A Time For Drunken Horses,2000)皆獲得坎城影展的金攝影機獎。之後潘納希的【誰能帶我回家】(The Mirror,1999)、【生命的圓圈】(The Circle,2000),葛巴迪的【烏龜也會飛(Turtles Can Fly,2004)、【半月交響曲】(Half Moon,2006)也都被引進到台灣,上過院線。當然,最為人知的,還是入圍過奧斯卡外語片的【天堂的孩子】(Children of Heaven,1997),導演馬基麥吉迪(Majid Majidi)的作品也幾乎都進了台灣。

然而賈法潘納希命運多舛。
他在2005年以【花樣足球少女】(Offside)贏得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雖然持續揚名國際,作品卻屢遭伊朗禁映,造成他在【花】片後長達六年無法拍片。2010年3月潘納希於家中突然遭到逮捕,直到5月才因絕食抗議准予保釋,但12月被德黑蘭法院判處6年徒刑以及長達20年不准拍片、出國、受訪,理由是「圖謀威脅國家安全及散播顛覆體制的言論」。消息傳出後,包括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以及潘納希的師傅阿巴斯都公開聲援,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以【愛情對白】獲頒坎城影后時也亮出「Jafar Panahi」的名牌疾呼放人。這場明顯違反人權的判決,近因是對2009年伊朗總統大選的質疑以及政府隨後的鎮壓,但伊朗對於電影的禁映紀錄,也由來已久。

諷刺的是,當聲援賈法潘納希的行動如火如荼時,令一位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的【分居風暴】(Nader and Simin:A Separation,2011)則創紀錄地在柏林囊括最佳影片金熊獎,片中四名主演更同享最佳男、女演員,並於下一年順利為伊朗贏得首座奧斯卡,舉國歡騰。法哈蒂隨後也步上前輩後塵,以法國資金拍攝了【咎愛】(The Past,2013)。而他帶著驚奇兼道德複雜性等通俗劇魅力的社會觀察,也感染了其他伊朗電影,成為當今伊朗電影的另一脈顯學。

被禁的賈法潘納希,韌性則令人敬佩;自2010年被捕並禁拍以來,他竟然還能以貼身創作的方式,完成三部電影,速度反而較以往更快。其中最新作品【計程人生】(Taxi,2015)甚至在柏林影展拿下金熊獎。在這部影片當中,他扮演(偽裝)成一名計程車司機,在德黑蘭的街道上,與不同乘客自然互動。現實和虛構融於一體,既呼應了他在【誰能帶我回家】片尾的精彩辯證,也像用這部作品回應國家機器對他創作力的打壓箝制,因為他依然可以在極小的空間與資源下,創作出鏗鏘有力的電影。

到了5月的坎城影展,伊朗女導演伊達潘納漢迪(Ida Panahandeh)的長片處女作【娜希】(Nahid,暫譯)又是一個驚喜。本片由【分居風暴】的女演員莎瑞芭雅(Sareh Bayat)飾演一名離婚女子,儘管已有新的對象,但只要她再婚,就會失去兒子的監護權,明明就在眼前的新生活因此變得遙不可及。後來他們只好採取伊斯蘭世界的「時效婚姻」,一方面讓男方家屬以為他們已經如一般夫妻結合,女方這邊(包括前夫)卻不知情。但人算不如天算,為了兒子不惜一切的女主角,得同時領受四面八方的考驗:情人、前夫、兒子、哥哥、甚至是校長與房東,犧牲、妥協、堅持、反抗?儘管控訴的企圖十分明確,但人物個性鮮明,編導抽絲剝繭觸及的層面也夠細膩,獲得了「一種注目」單元的「保證未來獎」(Promising Future Prize),應該等同於最佳新導演吧!

而這屆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獎」單元,伊朗又成為大贏家。胡曼斯耶迪(Hooman Seyedi)導演的【13】拿下了最佳影片與攝影兩項大獎。這部反映伊朗青少年問題的影片,主角是個13歲的少年,面臨父母分居、霸凌厭學,無意中結識了替他解圍但聲名狼籍的問題少女及一幫朋友。題材並不新鮮,但發生在伊朗卻引人好奇,導演也厲害地藉由一件大衣,挖掘少年懵懂的愛欲和同儕之間的矛盾,最後甚至變成一樁兇殺、焚屍案。你要說這個國家保守嘛,他們的電影卻不斷打破你的偏見。不只是題材或意識型態,還包括在電影形式上的探索。

台灣與伊朗曾在九0年代被國際視為電影藝術表現最出眾的國度。你可以看到伊朗電影並未在進入新世紀後停卻創作突破的腳步,甚至在政治產生緊縮力的時候,還能反彈出驚人的勇氣與創意。今年從柏林、坎城一路到上海,電影本身證明了很多事情。■

影迷藏寶圖
文中所述伊朗舊片,大部分都曾在台灣上映,但因年代關係,是否還能找到片源,需要一番尋覓及運氣。

至於今年度的新片,已知柏林影展最佳影片【計程人生】已有台灣片商購入,還不確知上映日期。坎城、上海的得獎片,目前恐怕要靠影展引進了。
--詳世界電影http://www.worldscreen.com.tw
--詳世界電影 www.facebook.com/worldscreen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