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位精英為何願意回台灣?

說來悲哀。人才回流照理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因為過去幾年台灣出現高階精英人才出走潮,狀況愈來愈嚴重,才讓人感嘆,近來有一些海外精英願意回台灣,是多麼難得。

台灣高階精英「只出不進」、人力市場出現「高出低進」(高階出走、低階外勞愈來愈多),早已嚴重侵害台灣競爭力。欣慰的是,在許多單位努力下,近來終於看到曙光。

今年4月《遠見》封面故事報導,目前至少已有1000位台灣的大學教授們出走大陸,這還不包括赴香港、新加坡等地任教的台灣教授們。為了防止人才持續失血,教育部推出「玉山學者」與「玉山青年學者」計畫,以三到五年為期、每年加薪至少150萬,吸引海外名校畢業的博士們回台任教。



台灣的潛力與優勢 值得被看見

科技部也推出「哥倫布計劃」與「愛因斯坦培植計畫」,補助現有的大專院校35歲以下的年輕教師們研究經費,最高甚至可達每年1000萬,讓他們安心在台灣研究,一點也不輸給海外知名大學。

同時科技部針對研發與新創人才,推出「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LIFT),給於一年共150萬生活費,讓他們有一年時間,找到可以在台灣的著力點,目前已有102件申請,已返台人數46人。

加上經濟部等單位也動起來,到美國等地招商,陸續有了成績。例如旅美20多年的美商圖策智能科技(Graphen)創辦人兼執行長林清詠,今年回台成立AI研發中心。南投今年也落成了一個由美國華僑、正瀚生技董事長吳正邦回台投資6666萬美元(約台幣20億元)的精準農業研發中心。

若把近來回流的人才加起來至少上百人。他們為何願意回台灣?本期一對一深度訪問近20個回台灣的精英,可歸納以下幾大原因:

一、親情的呼喚。一位受訪者說,當媽媽跟他說「我一年看你一次,那我到去世前只能再看你20次嗎?」他當下就決定回台。二、對學者而言,碩博士生很重要。回流精英大多肯定,台灣前段班學生不輸給海外名校生。三、台灣性價比高。不管是學者需要碩博士生,還是創業投資需要研發人才,台灣薪資較低、素質又好,也是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