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李明璁:走入市場,能喚醒每個人的「地方感」
看似稀鬆平常、雜亂無章的菜市仔,也能做成叫好叫座的電視節目?開播不久的公共電視《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See You At The Market),正在進行這樣的嘗試,希望喚起每個人和地方的連結。
事實上,台灣各種關於介紹美食、商店、地方文化的節目,早已多不勝數,《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除了用4K高畫質拍攝技術之外,更跳脫一般觀眾熟悉的行腳節目運作方式,運用大量的POV(Point Of View)主觀鏡頭及個人化口吻,提供觀眾更強烈的身歷其境感。
節目播出後,不少網友紛紛言:「很少這麼有深度又平實的節目了!」「每看完一集都可以回味很久,很在地、很生活,還有滿到溢出來的人情味。」連作家米果也為文:「我誤判了這個製作團隊的野心,也低估了這個節目的後座力。那沒有類似一般美食節目用華麗辭藻或特定術語向觀眾強推口感如何滋味如何,或意圖使人快點去排隊打卡,可是,這節目就是有辦法讓類似像我這種從小在菜市場走跳消費的人,把人生至此在市場邂逅的各種交易人情,如同跑馬燈那樣,全部都倒轉一回~」
除了大膽的製作方式,該節目最大創舉,應該是找了一位爆炸頭外型的學者,擔任「半隱形」的主持人。
目前在台北藝術大學任教的李明璁,是國內知名的社會學教授,不但多次針對社會議題發言,還曾參與創辦電影雜誌《cue》,編過四本音樂文化專書,當過金鐘獎、金鼎獎、台北國際書展的評審。一開始,只是製作團隊請益顧問的他,最後卻繳出人生的電視主持初體驗,一起帶著觀眾走入分布全台各地、甚至遠在外島的八座老市場。
在這個資訊爆炸、大家整天都黏在網路上的年代,為什麼觀眾要看視角很主觀、步調頗緩慢、還沒有明星藝人撐場的《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以下是《城市學》和李明璁的對談精華:
《城市學》問(以下簡稱問):請先談談《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這個點子當初是怎麼來的?
李明璁答(以下簡稱答):原本是公共電視製作團隊找我,加入一個正在規劃的節目當顧問,名稱叫《市場裡的史詩》,想把市場裡那種人文、歷史,用比較精緻的方式呈現,這也是公視擅長的,做一個精良的市場人文紀實節目。
問:既然主題是「市場」,怎麼找上社會學背景的你呢?
答:我猜,他們也找了很多不同面向的顧問,一定有市場專家,找我可能比較在比如說方法,我是念人類學的,在田野工作這些技術,或「市場」跟「都市」的關係,因為我研究都市的。
我當時覺得,內容OK,反而是在形式上給了兩個意見:可以不要讓大家覺得又是一個美食或行腳節目嗎?
問:對啊!市面上那種型態的節目真的很多了。
答:我覺得市場的靈魂不是美食;更重要是「人情味」!說來抽象,事實上就是人,市場有各種職人。
於是,我大膽給了一些不一樣的拍法,不要用行腳節目的方式,不是帶觀眾朋友到那,然後說:「各位觀眾大家好,我們現在來到XX市場,這市場有幾百年歷史,第一間很好吃、第二間很好買~」
現在是VR、AR的年代,大家蠻在意「實境」感,有沒有可能我們製造一種讓觀眾身歷其境的感受,不是你帶領大家,而是透過大量的主觀鏡頭,旁白也非常個人色彩,營造一種乍看下是私人,但每個人都可能轉化成自己的感受,然後沉浸進去。而且它的步調非常慢,不知道有一個什麼主題,就是漫步,遇到貓、會蹲下來,遇到人就講話、還會點點頭,雖然節目步調是慢的,感受是卻很強烈的。
現代人看電視這件事要跟網路競爭,幾乎所有人都在看網路了,網路那麼方便,為什麼還要看電視?我覺得關鍵是創造「體驗」,如同去戲院看電影,在一個特定時間裡,什麼都不做,但可以沉浸進去,那個immersive(身歷其境)的感覺很重要。沒想到製作人(劉志雄)聽完覺得「天啊!」他非常喜歡。
問:台灣以前好像沒用過這種手法,倒是有些國外的野外求生節目,常用第一人稱的主觀視角在運鏡。
答:幾乎沒有。像北歐有所謂的「慢電視」,看火車、釣魚、馴鹿遷移、燒柴火燒十幾個鐘頭,根本不知道要幹嘛!但大家卻覺得好療癒,其實他們是故意要slow down,想創造一種「異時空」的感覺。
我認為,市場這個時空很值得這樣做。現在可以電商網購,超市又一堆,人們為什麼要去市場?其實不是為了購買,還有很大原因是因為,進到市場、就像進入一個奇妙的時空,裡面有各種職人跟食材,你的五感會整個打開,跟任何一攤聊,她都可以跟你講很多,不只講食材效用,如果熟了,你會發現每個老闆的做生意方式跟偏好,總會有些故事。換句話說,它不是像教科書一樣告訴你市場的歷史沿革,然後想辦法拍得很美,而是讓你直接進到市場。
問:現在應該很少有電視台有辦法做這樣的嘗試。
答:整個團隊拍了一年,我們不斷在磨合各種可能性,幾乎把所有想得到的攝影機都用過了,甚至架穩定器架在我胸前,想呈現最主觀的鏡頭。
整個製作團隊拍完之後,大家的感情都很好,也打從心裡喜歡這個節目。如果一個製作者能說服自己、甚至感動自己,就可能感動別人。這段時間在宣傳過程,我一直有種心情,我不怕大家看了以後不滿意,只怕大家沒看,因為這年代沒人在看電視了。
問:第一季只選了八個市場,這些地點是怎麼找出來的?
答:包括製作人、我、企編,我們在選市場上花了蠻多力氣,因為全台灣市場那麼多,光一個台北市,要選東門、南門、還是濱江市場?就有太多選擇。每個市場的功能、氣質、歷史,都不太一樣。
我們沒資格說,這個市場有更多故事,或更值得拍。第一季希望能兼顧區域平衡,第二是看市場特色,每個市場都有它的DNA,像在外島的(金門的「東門市場」),就有種古老的感覺,來逛的都是老先生、老太太,路邊還有人蹲坐在那、挑著扁擔,這是都市完全看不到的景象,跟台灣任何一個市場都不一樣。
如果有第二季,我們希望以後能陸續造訪,光是台南就很多市場可以選,這次我們選了最古老市場之一的「水仙宮」,那邊不但有廟,還有很老舊的搭棚子市場。
問:老實說,要認真拍的話,每個市場都有不同的故事。
答:我心裡有個簡單的出發點,每個城市如果只能用半天造訪,我會選兩個地方:「書店」跟「市場」。
書店是這個城市、社會,所有的人在慾望什麼、恐懼什麼、焦慮什麼、喜愛什麼、或流行什麼?全部可以在裡面看到。就算看不懂文字,稍微翻翻、看看,大概就可以知道這個國家的喜怒哀樂。
如果說書店是精神面的,形而上的;那市場就是最形而下的。大部分城市裡的市場有幾種組成,一個是food market,食物市場又分成熟食和生食,另一個是bazaar,賣五金、雜貨、衣服等,有的是分開,有些是聚在一起。只要走進一個市場,就可以理解那個地方的基本民生樣貌。
問:以前我採訪過一位日本建築師,他也說最愛看的城市角落是市場,因為可以感受那個地方的生命力。
答:沒錯,法國人類學家Marc Augé曾用一個術語解釋,現代化城市會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non-place」,就是很多地方沒有了sense of place(地方感)。他舉的例子是超市、地鐵、百貨公司、銀行等,因為都長得很像。而剩下什麼地方最有地方感?就是市場!
在現代化的城市裡,傳統市場能夠讓地方感清晰的呈現出來,對每個居民來說,也是最有感情的地方。
問:現在節目臉書粉絲團上有很多人在報馬仔,說希望之後也能到他們那裡的市場拍,或在上面分享許多跟市場有關的人生回憶。播出後的迴響似乎不錯?
答:我覺得很好,它不會是綜藝節目、也不是消費資訊、甚至不是行腳節目。我們更深刻的希望是,去喚醒大家的地方感,地方感就是每個人跟地方的連結,透過這種連結,跟自己進行一種親密的對話,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希望大家看完以後,不是說稱讚節目有多好,而是說你們的節目讓我想起了什麼?
問:2017年發生過一件事,台灣的傳統市場(台南國華街)被日本雜誌《brutus》拿來當封面,結果在網路上引起兩極評論。這節目是滿少以市場當主題的,你們是否想幫被社會忽略已久的市場提振一下形象?
答:我覺得那次是莫大的誤會,那時《brutus》用國華街當封面,其實沒有貶抑,我也深入看了那本雜誌,他們後來隔年又做了台灣,不是用很獵奇或look down的方式去看,就是喜歡台南有很明確的地方感,用來吸引他們的讀者。
所以,與其說我想提升,不如說,我覺得市場在現代化的過程裡,被單一的標準給汙名化了。不要忘了,市場一直在變化跟進步。所以這個節目不只是懷舊,也不是要浪漫化這些庶民情調,它有個很重要的精神,就是要讓人看到市場不斷在與時並進。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城市學》頻道;更多文章請上官網:https://city.gvm.com.tw/】
事實上,台灣各種關於介紹美食、商店、地方文化的節目,早已多不勝數,《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除了用4K高畫質拍攝技術之外,更跳脫一般觀眾熟悉的行腳節目運作方式,運用大量的POV(Point Of View)主觀鏡頭及個人化口吻,提供觀眾更強烈的身歷其境感。
節目播出後,不少網友紛紛言:「很少這麼有深度又平實的節目了!」「每看完一集都可以回味很久,很在地、很生活,還有滿到溢出來的人情味。」連作家米果也為文:「我誤判了這個製作團隊的野心,也低估了這個節目的後座力。那沒有類似一般美食節目用華麗辭藻或特定術語向觀眾強推口感如何滋味如何,或意圖使人快點去排隊打卡,可是,這節目就是有辦法讓類似像我這種從小在菜市場走跳消費的人,把人生至此在市場邂逅的各種交易人情,如同跑馬燈那樣,全部都倒轉一回~」
除了大膽的製作方式,該節目最大創舉,應該是找了一位爆炸頭外型的學者,擔任「半隱形」的主持人。
目前在台北藝術大學任教的李明璁,是國內知名的社會學教授,不但多次針對社會議題發言,還曾參與創辦電影雜誌《cue》,編過四本音樂文化專書,當過金鐘獎、金鼎獎、台北國際書展的評審。一開始,只是製作團隊請益顧問的他,最後卻繳出人生的電視主持初體驗,一起帶著觀眾走入分布全台各地、甚至遠在外島的八座老市場。
在這個資訊爆炸、大家整天都黏在網路上的年代,為什麼觀眾要看視角很主觀、步調頗緩慢、還沒有明星藝人撐場的《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以下是《城市學》和李明璁的對談精華:
《城市學》問(以下簡稱問):請先談談《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這個點子當初是怎麼來的?
李明璁答(以下簡稱答):原本是公共電視製作團隊找我,加入一個正在規劃的節目當顧問,名稱叫《市場裡的史詩》,想把市場裡那種人文、歷史,用比較精緻的方式呈現,這也是公視擅長的,做一個精良的市場人文紀實節目。
問:既然主題是「市場」,怎麼找上社會學背景的你呢?
答:我猜,他們也找了很多不同面向的顧問,一定有市場專家,找我可能比較在比如說方法,我是念人類學的,在田野工作這些技術,或「市場」跟「都市」的關係,因為我研究都市的。
我當時覺得,內容OK,反而是在形式上給了兩個意見:可以不要讓大家覺得又是一個美食或行腳節目嗎?
問:對啊!市面上那種型態的節目真的很多了。
答:我覺得市場的靈魂不是美食;更重要是「人情味」!說來抽象,事實上就是人,市場有各種職人。
於是,我大膽給了一些不一樣的拍法,不要用行腳節目的方式,不是帶觀眾朋友到那,然後說:「各位觀眾大家好,我們現在來到XX市場,這市場有幾百年歷史,第一間很好吃、第二間很好買~」
現在是VR、AR的年代,大家蠻在意「實境」感,有沒有可能我們製造一種讓觀眾身歷其境的感受,不是你帶領大家,而是透過大量的主觀鏡頭,旁白也非常個人色彩,營造一種乍看下是私人,但每個人都可能轉化成自己的感受,然後沉浸進去。而且它的步調非常慢,不知道有一個什麼主題,就是漫步,遇到貓、會蹲下來,遇到人就講話、還會點點頭,雖然節目步調是慢的,感受是卻很強烈的。
現代人看電視這件事要跟網路競爭,幾乎所有人都在看網路了,網路那麼方便,為什麼還要看電視?我覺得關鍵是創造「體驗」,如同去戲院看電影,在一個特定時間裡,什麼都不做,但可以沉浸進去,那個immersive(身歷其境)的感覺很重要。沒想到製作人(劉志雄)聽完覺得「天啊!」他非常喜歡。
問:台灣以前好像沒用過這種手法,倒是有些國外的野外求生節目,常用第一人稱的主觀視角在運鏡。
答:幾乎沒有。像北歐有所謂的「慢電視」,看火車、釣魚、馴鹿遷移、燒柴火燒十幾個鐘頭,根本不知道要幹嘛!但大家卻覺得好療癒,其實他們是故意要slow down,想創造一種「異時空」的感覺。
我認為,市場這個時空很值得這樣做。現在可以電商網購,超市又一堆,人們為什麼要去市場?其實不是為了購買,還有很大原因是因為,進到市場、就像進入一個奇妙的時空,裡面有各種職人跟食材,你的五感會整個打開,跟任何一攤聊,她都可以跟你講很多,不只講食材效用,如果熟了,你會發現每個老闆的做生意方式跟偏好,總會有些故事。換句話說,它不是像教科書一樣告訴你市場的歷史沿革,然後想辦法拍得很美,而是讓你直接進到市場。
問:現在應該很少有電視台有辦法做這樣的嘗試。
答:整個團隊拍了一年,我們不斷在磨合各種可能性,幾乎把所有想得到的攝影機都用過了,甚至架穩定器架在我胸前,想呈現最主觀的鏡頭。
整個製作團隊拍完之後,大家的感情都很好,也打從心裡喜歡這個節目。如果一個製作者能說服自己、甚至感動自己,就可能感動別人。這段時間在宣傳過程,我一直有種心情,我不怕大家看了以後不滿意,只怕大家沒看,因為這年代沒人在看電視了。
問:第一季只選了八個市場,這些地點是怎麼找出來的?
答:包括製作人、我、企編,我們在選市場上花了蠻多力氣,因為全台灣市場那麼多,光一個台北市,要選東門、南門、還是濱江市場?就有太多選擇。每個市場的功能、氣質、歷史,都不太一樣。
我們沒資格說,這個市場有更多故事,或更值得拍。第一季希望能兼顧區域平衡,第二是看市場特色,每個市場都有它的DNA,像在外島的(金門的「東門市場」),就有種古老的感覺,來逛的都是老先生、老太太,路邊還有人蹲坐在那、挑著扁擔,這是都市完全看不到的景象,跟台灣任何一個市場都不一樣。
如果有第二季,我們希望以後能陸續造訪,光是台南就很多市場可以選,這次我們選了最古老市場之一的「水仙宮」,那邊不但有廟,還有很老舊的搭棚子市場。
問:老實說,要認真拍的話,每個市場都有不同的故事。
答:我心裡有個簡單的出發點,每個城市如果只能用半天造訪,我會選兩個地方:「書店」跟「市場」。
書店是這個城市、社會,所有的人在慾望什麼、恐懼什麼、焦慮什麼、喜愛什麼、或流行什麼?全部可以在裡面看到。就算看不懂文字,稍微翻翻、看看,大概就可以知道這個國家的喜怒哀樂。
如果說書店是精神面的,形而上的;那市場就是最形而下的。大部分城市裡的市場有幾種組成,一個是food market,食物市場又分成熟食和生食,另一個是bazaar,賣五金、雜貨、衣服等,有的是分開,有些是聚在一起。只要走進一個市場,就可以理解那個地方的基本民生樣貌。
問:以前我採訪過一位日本建築師,他也說最愛看的城市角落是市場,因為可以感受那個地方的生命力。
答:沒錯,法國人類學家Marc Augé曾用一個術語解釋,現代化城市會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non-place」,就是很多地方沒有了sense of place(地方感)。他舉的例子是超市、地鐵、百貨公司、銀行等,因為都長得很像。而剩下什麼地方最有地方感?就是市場!
在現代化的城市裡,傳統市場能夠讓地方感清晰的呈現出來,對每個居民來說,也是最有感情的地方。
問:現在節目臉書粉絲團上有很多人在報馬仔,說希望之後也能到他們那裡的市場拍,或在上面分享許多跟市場有關的人生回憶。播出後的迴響似乎不錯?
答:我覺得很好,它不會是綜藝節目、也不是消費資訊、甚至不是行腳節目。我們更深刻的希望是,去喚醒大家的地方感,地方感就是每個人跟地方的連結,透過這種連結,跟自己進行一種親密的對話,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希望大家看完以後,不是說稱讚節目有多好,而是說你們的節目讓我想起了什麼?
問:2017年發生過一件事,台灣的傳統市場(台南國華街)被日本雜誌《brutus》拿來當封面,結果在網路上引起兩極評論。這節目是滿少以市場當主題的,你們是否想幫被社會忽略已久的市場提振一下形象?
答:我覺得那次是莫大的誤會,那時《brutus》用國華街當封面,其實沒有貶抑,我也深入看了那本雜誌,他們後來隔年又做了台灣,不是用很獵奇或look down的方式去看,就是喜歡台南有很明確的地方感,用來吸引他們的讀者。
所以,與其說我想提升,不如說,我覺得市場在現代化的過程裡,被單一的標準給汙名化了。不要忘了,市場一直在變化跟進步。所以這個節目不只是懷舊,也不是要浪漫化這些庶民情調,它有個很重要的精神,就是要讓人看到市場不斷在與時並進。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城市學》頻道;更多文章請上官網:https://city.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