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動搖,北京扶植深圳取代?

香港「反送中」抗爭行動已經持續兩個月多,警民對峙愈演愈烈,參與抗爭的民眾擴散到各領域,抗爭方式也觸及金融體系。有港人發動「八一六擠兌運動」,呼籲港人到銀行提光存款,癱瘓金融體系,目標是中資銀行。也許香港金融體系早有因應,當天擠兌潮並未出現,卻讓外資緊張萬分。

中國資金門戶、全球第三金融中心

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僅次於英國倫敦與美國紐約,也是全球公認最自由的經濟體,有著自由貿易港與開放的金融市場,這也是香港政府最自豪之處。
香港過度高昂的房價,造成社會弱勢階層的痛苦。攝影/郭晉瑋
香港在英國殖民管轄期間,發展出成熟的金融體制,成為東西貿易與資金交匯輻輳點;在中國鎖國期間,香港扮演中國對外貿易的據點;在一九八○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香港成為中國對外籌資與資金流通的門戶、對國際金融接觸的窗口。

然而,反送中已經逐漸動搖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當前最重要的指標是:中國最大電商阿里巴巴預計九月在香港港交所掛牌的計畫傳出延遲,這對香港金融市場是一大警訊。

阿里巴巴赴港第二上市案,是全球金融市場注目的焦點,預計籌資一百億美元(約三千億元新台幣),是近九年香港最大的掛牌上市(IPO)案,也是今年全球最大的籌資案。原本是中國為了向美國宣示,中國仍是世界最有籌資實力的國家,也凸顯香港金融地位不輸紐約。

然而,港人反中的氛圍瀰漫,外資觀望氣氛濃厚,影響阿里巴巴在港上市的進程。若九月貿然籌資,萬一外資不捧場,募資不如預期,將會讓中國顏面無光。暫緩上市對阿里巴巴及中方而言,應是不得不的選擇,另外也意涵著北京對港股籌資能力的疑慮。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94期〉http://www.new7.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