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回世界角落的台灣檔案 國家寶藏計畫
有一群人,義無反顧地踏上尋寶的路,只是他們尋找的不是深藏在洞穴裡、金光閃閃的珠寶財貨,而是藏在美國國家檔案局裡一張張一片片關於台灣的史料。這些寶藏無法使人致富,卻能讓台灣人更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因為定錨過去,未來的路才能走得更堅定。
從2017年開始,幾乎每個月一次,一群在美國紐約的台灣人,在天濛濛亮的凌晨五點集合,開4.5個小時的車,幾乎等於台北到屏東的車程,到達位在馬里蘭州的美國國家檔案局,然後調出一箱箱關於台灣的文件,一張張用手機翻拍,上傳雲端資料庫,供全民檢索瀏覽。這是「國家寶藏」計畫,現已累積翻拍超過22萬張的文件,是台灣的情蒐紀錄,也是生活片段,提醒著我們在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的故事。
歷史在手上,親觸時空現場
「國家寶藏」計畫是由蕭新晟、林育正和莊世杰共同發起的。聽聞在美國國家檔案局裡有很多關於台灣的文獻資料,一群人想著這些資料如何讓更多台灣人看到。他們成立「國家寶藏基金會」,集眾人之力募資,利用g0v開放政府的精神,號召志工到檔案局用手機翻拍檔案,並同步把資料上傳資料庫,公開給全民參閱。
國家檔案局裡面典藏的檔案包羅萬象,收藏了美國建國以來的官方文件,美國駐海外的領事館資料也收羅其中,與台灣相關的文件據統計有超過六千萬筆,國家寶藏團隊率先整理出1979年中美斷交及臺灣關係法的文件,蕭新晟當初負責翻拍那一箱文件,「這資料很精采,從文件中可以看到那時候雙方的來回角力,我方官員怎麼樣去遊說,然後斷交之後美方在怎麼樣的基礎上推出台灣關係法。」「裡面台灣關係法的草稿,我們就拍了四、五份,因為他每出一份旁邊都會寫修改註記,結果我們就拍了好幾份的草稿。」從這些歷史的線索,可以知道當時決策過程怎麼發展,爬梳台美關係如何走到今天的位置。
營運長楊承融解釋,「根據美國的法律,這些資料30年之後就開放給任何人調閱,而且都是『正本』。」因此每位志工手中的紙片,在歷史上都曾經扮演某個角色,就像穿越時空一般,可以一窺歷史的縫隙,如1925年,台灣尚屬日本殖民地,美國領事館收到中華民國駐臺北總領事館的請柬,邀請參加中華民國第14回國慶紀念會,還有美方回覆外國會館的信件,都被完整保留下來,可為台灣複雜身世之佐證。
檔案局收藏的東西鉅細靡遺,楊承融描述「你可以想像是大使桌上的一疊文件,他們拿個箱子就把它裝進去。然後就寄回美國進了檔案庫。」其中,有美國企業寄來各式的目錄,如派克鋼筆公司、童裝公司等,希望透過領事館介紹,到台灣來找買家。也有美方官員思鄉,寫信給美國亞特蘭大可口可樂總公司訂購可樂的往返信件。還有日治時期地區戶口普查、礦產、農業等調查資料等,美援時期在台灣推動的公共衛生宣傳小冊,親手碰觸到這些檔案,彷彿能浮現當時台灣的生活樣貌。
從不同角度重新認識台灣
國家寶藏的志工從19歲到70歲都有,當天受訪的蕭新晟、楊承融、蔡思亭、侯光遠四人都是七年級生。赴美之前對台灣的認識不多,到了異地,要跟別人談論自己的故鄉,才發現自己對於台灣的了解竟是如此皮毛。
從小被父母送出國,當起小留學生的蕭新晟說:「因為中華民國不被美國承認,所以我們在這邊(美國)會特別想知道說,他們不承認我來的國家叫做中華民國,那我到底來自哪裡,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在匹茲堡大學專研公衛領域,負責號召匹茲堡地區志工的蔡思亭曾被問過「你的認同(identify)是什麼?」讓她反思:「我們整天就是喊我們是台灣人,但再追問台灣人的認同什麼?我講不出來。」「我們只是強調自己(與中國大陸)不一樣,但是說不出來是哪裡不一樣。」
因此,除了自己努力補足對台灣的認識之外,藉由參與國家寶藏計畫,也看到不同國家認識的台灣。
「從美國人的角度看台灣,會發現其實我們有很多的優勢是很細微的,是我們自己不曾察覺的。」侯光遠曾翻拍過美國某大學來台灣參訪學習台灣農漁業的文件,他們來見習台灣的強項。文件裡頭夾了某漁會理事長的名片,引起侯光遠的聯想,知道前人的篳路藍縷,一張名片,牽連起兩個時代。
蔡思亭分享翻拍時,看到美國各大城市寄了各式的商品目錄,了解到大家都想要來福爾摩沙做生意,「我非常驚訝地發現,原來台灣曾經像香港、倫敦這些大城市,曾經有這麼多企業這麼積極想要接觸我們;這與以往我們被教育台灣是個無人聞問的小國的認知大不相同,也讓我們重新去思考,原來台灣是有這樣的潛力的。」
「我覺得找到跟自己越相關的東西就會越受感動。」畢業於成功大學的侯光遠,他在檔案中找到很多美援時期與成大相關的史料,還甚至在文件中看見上一代系上教授的名字,就像是找到自己祖師爺的概念。「翻拍的過程還可以了解很多behind the scenes的故事。」蔡思亭說。專研公共行政的她,透過翻拍檔案,才了解父母親年輕時,下班後時興去看電影,這也是美方的建議,要台灣政府關心勞工的娛樂健康,甚或保險的觀念,都是從美國引進來的。
而台美關係著實匪淺,蕭新晟指出,諸多文件顯示台灣的民主化過程,其實有美國在背後施加壓力,要當時的國民政府放棄威權走向民主。讀工程的侯光遠提到,台灣1970年代的十大建設,許多是美國工程公司來台協助設計跟規劃的。「美國對台灣的投資著墨真的非常的深。」侯光遠解釋,「他有一個延續性,也不是今天突然對你好奇才開始調查,他基本上已經做了一百多年的觀察紀錄。」這份交情,端看觀者從什麼角度來解讀,但是蔡思亭很鼓勵大家有機會到美國,參與一次翻拍的活動,「透過翻拍重新認識這片土地,感受真的會不一樣。」
國家寶藏向前走
現今美國國家檔案局內已有日本、越南和菲律賓的團隊長駐,直接由國家挹注經費,專職人員進行翻拍。而台灣的國家寶藏計畫一直以來都是依賴志工及募款維持運作。2020年,國家寶藏登上嘖嘖募資平台,希望藉由全民之力協助這份很龐大、很艱難的計畫。也曾有人提出這該是國史館要做的事情,「我們當然希望政府也下來一起做,但是在那之前我覺得我們能做多少是多少。」楊承融說。「而且資料會老化,很多史料墨水都已經褪色了,隨著時間越久,文字會越來越難辨識。」侯光遠補充翻拍作業的當務之急。
「現在的資料都已經上雲端了,等之後有了經費,可以做更多的優化,比如說搜尋介面、關係網絡的建立,讓更多人容易使用網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蕭新晟說。未來希望有專職尋寶團隊翻拍,建置AI辨識系統,加速文字數位化,有專業的小編,分享檔案的故事。現在國家寶藏臉書小編,背後的主筆是遠在美國的腦神經科教授莊士杰,他並非史學專業,但寫出一篇篇吸引人的小文,這樣的工作,需要有人專職經營。團隊成員說著一堆腦子裡已經醞釀許久想做的事情。
其實這些寶藏資料都還在等待多元領域的人,能將其轉化運用。他們曾經協助《西螺大橋─我的父親李應鏜》的作者李雅容找到「西螺大橋」的美援文件,她的父親、西螺鎮長李應鏜是當年促成連結濁水溪兩岸的西螺大橋的關鍵人物。小編還曾經貼出檔案裡翻拍的鄒族少女照片,居然有人留言「是我姑姑」,「是某同學的媽媽」,循線來認親,像這樣的故事應該在台灣還有更多更多能被串起的可能。
國家寶藏計畫也希望能走得更遠,歷史上曾經與台灣有密切關係的國家,如英國、荷蘭、日本、葡萄牙、西班牙都可能保有關於台灣的資料,把遺失在世界角落的台灣拼圖一塊塊找回來,每個人都可參與、親近、解讀,「歷史是屬於每一個人」,是國家寶藏計畫最重要的精神。
從2017年開始,幾乎每個月一次,一群在美國紐約的台灣人,在天濛濛亮的凌晨五點集合,開4.5個小時的車,幾乎等於台北到屏東的車程,到達位在馬里蘭州的美國國家檔案局,然後調出一箱箱關於台灣的文件,一張張用手機翻拍,上傳雲端資料庫,供全民檢索瀏覽。這是「國家寶藏」計畫,現已累積翻拍超過22萬張的文件,是台灣的情蒐紀錄,也是生活片段,提醒著我們在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的故事。
結合公民參與以及科技創新,國家寶藏團隊號召志工到檔案局,數位化與台灣相關的歷史資料。團隊成員左起蔡思亭、蕭新晟、侯光遠、楊承融。(林格立攝)
歷史在手上,親觸時空現場
「國家寶藏」計畫是由蕭新晟、林育正和莊世杰共同發起的。聽聞在美國國家檔案局裡有很多關於台灣的文獻資料,一群人想著這些資料如何讓更多台灣人看到。他們成立「國家寶藏基金會」,集眾人之力募資,利用g0v開放政府的精神,號召志工到檔案局用手機翻拍檔案,並同步把資料上傳資料庫,公開給全民參閱。
國家檔案局裡面典藏的檔案包羅萬象,收藏了美國建國以來的官方文件,美國駐海外的領事館資料也收羅其中,與台灣相關的文件據統計有超過六千萬筆,國家寶藏團隊率先整理出1979年中美斷交及臺灣關係法的文件,蕭新晟當初負責翻拍那一箱文件,「這資料很精采,從文件中可以看到那時候雙方的來回角力,我方官員怎麼樣去遊說,然後斷交之後美方在怎麼樣的基礎上推出台灣關係法。」「裡面台灣關係法的草稿,我們就拍了四、五份,因為他每出一份旁邊都會寫修改註記,結果我們就拍了好幾份的草稿。」從這些歷史的線索,可以知道當時決策過程怎麼發展,爬梳台美關係如何走到今天的位置。
營運長楊承融解釋,「根據美國的法律,這些資料30年之後就開放給任何人調閱,而且都是『正本』。」因此每位志工手中的紙片,在歷史上都曾經扮演某個角色,就像穿越時空一般,可以一窺歷史的縫隙,如1925年,台灣尚屬日本殖民地,美國領事館收到中華民國駐臺北總領事館的請柬,邀請參加中華民國第14回國慶紀念會,還有美方回覆外國會館的信件,都被完整保留下來,可為台灣複雜身世之佐證。
檔案局收藏的東西鉅細靡遺,楊承融描述「你可以想像是大使桌上的一疊文件,他們拿個箱子就把它裝進去。然後就寄回美國進了檔案庫。」其中,有美國企業寄來各式的目錄,如派克鋼筆公司、童裝公司等,希望透過領事館介紹,到台灣來找買家。也有美方官員思鄉,寫信給美國亞特蘭大可口可樂總公司訂購可樂的往返信件。還有日治時期地區戶口普查、礦產、農業等調查資料等,美援時期在台灣推動的公共衛生宣傳小冊,親手碰觸到這些檔案,彷彿能浮現當時台灣的生活樣貌。
從不同角度重新認識台灣
國家寶藏的志工從19歲到70歲都有,當天受訪的蕭新晟、楊承融、蔡思亭、侯光遠四人都是七年級生。赴美之前對台灣的認識不多,到了異地,要跟別人談論自己的故鄉,才發現自己對於台灣的了解竟是如此皮毛。
從小被父母送出國,當起小留學生的蕭新晟說:「因為中華民國不被美國承認,所以我們在這邊(美國)會特別想知道說,他們不承認我來的國家叫做中華民國,那我到底來自哪裡,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在匹茲堡大學專研公衛領域,負責號召匹茲堡地區志工的蔡思亭曾被問過「你的認同(identify)是什麼?」讓她反思:「我們整天就是喊我們是台灣人,但再追問台灣人的認同什麼?我講不出來。」「我們只是強調自己(與中國大陸)不一樣,但是說不出來是哪裡不一樣。」
因此,除了自己努力補足對台灣的認識之外,藉由參與國家寶藏計畫,也看到不同國家認識的台灣。
「從美國人的角度看台灣,會發現其實我們有很多的優勢是很細微的,是我們自己不曾察覺的。」侯光遠曾翻拍過美國某大學來台灣參訪學習台灣農漁業的文件,他們來見習台灣的強項。文件裡頭夾了某漁會理事長的名片,引起侯光遠的聯想,知道前人的篳路藍縷,一張名片,牽連起兩個時代。
蔡思亭分享翻拍時,看到美國各大城市寄了各式的商品目錄,了解到大家都想要來福爾摩沙做生意,「我非常驚訝地發現,原來台灣曾經像香港、倫敦這些大城市,曾經有這麼多企業這麼積極想要接觸我們;這與以往我們被教育台灣是個無人聞問的小國的認知大不相同,也讓我們重新去思考,原來台灣是有這樣的潛力的。」
「我覺得找到跟自己越相關的東西就會越受感動。」畢業於成功大學的侯光遠,他在檔案中找到很多美援時期與成大相關的史料,還甚至在文件中看見上一代系上教授的名字,就像是找到自己祖師爺的概念。「翻拍的過程還可以了解很多behind the scenes的故事。」蔡思亭說。專研公共行政的她,透過翻拍檔案,才了解父母親年輕時,下班後時興去看電影,這也是美方的建議,要台灣政府關心勞工的娛樂健康,甚或保險的觀念,都是從美國引進來的。
而台美關係著實匪淺,蕭新晟指出,諸多文件顯示台灣的民主化過程,其實有美國在背後施加壓力,要當時的國民政府放棄威權走向民主。讀工程的侯光遠提到,台灣1970年代的十大建設,許多是美國工程公司來台協助設計跟規劃的。「美國對台灣的投資著墨真的非常的深。」侯光遠解釋,「他有一個延續性,也不是今天突然對你好奇才開始調查,他基本上已經做了一百多年的觀察紀錄。」這份交情,端看觀者從什麼角度來解讀,但是蔡思亭很鼓勵大家有機會到美國,參與一次翻拍的活動,「透過翻拍重新認識這片土地,感受真的會不一樣。」
國家寶藏向前走
現今美國國家檔案局內已有日本、越南和菲律賓的團隊長駐,直接由國家挹注經費,專職人員進行翻拍。而台灣的國家寶藏計畫一直以來都是依賴志工及募款維持運作。2020年,國家寶藏登上嘖嘖募資平台,希望藉由全民之力協助這份很龐大、很艱難的計畫。也曾有人提出這該是國史館要做的事情,「我們當然希望政府也下來一起做,但是在那之前我覺得我們能做多少是多少。」楊承融說。「而且資料會老化,很多史料墨水都已經褪色了,隨著時間越久,文字會越來越難辨識。」侯光遠補充翻拍作業的當務之急。
「現在的資料都已經上雲端了,等之後有了經費,可以做更多的優化,比如說搜尋介面、關係網絡的建立,讓更多人容易使用網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蕭新晟說。未來希望有專職尋寶團隊翻拍,建置AI辨識系統,加速文字數位化,有專業的小編,分享檔案的故事。現在國家寶藏臉書小編,背後的主筆是遠在美國的腦神經科教授莊士杰,他並非史學專業,但寫出一篇篇吸引人的小文,這樣的工作,需要有人專職經營。團隊成員說著一堆腦子裡已經醞釀許久想做的事情。
其實這些寶藏資料都還在等待多元領域的人,能將其轉化運用。他們曾經協助《西螺大橋─我的父親李應鏜》的作者李雅容找到「西螺大橋」的美援文件,她的父親、西螺鎮長李應鏜是當年促成連結濁水溪兩岸的西螺大橋的關鍵人物。小編還曾經貼出檔案裡翻拍的鄒族少女照片,居然有人留言「是我姑姑」,「是某同學的媽媽」,循線來認親,像這樣的故事應該在台灣還有更多更多能被串起的可能。
國家寶藏計畫也希望能走得更遠,歷史上曾經與台灣有密切關係的國家,如英國、荷蘭、日本、葡萄牙、西班牙都可能保有關於台灣的資料,把遺失在世界角落的台灣拼圖一塊塊找回來,每個人都可參與、親近、解讀,「歷史是屬於每一個人」,是國家寶藏計畫最重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