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之湯─朝日溫泉 徜徉在大海、日出與星空下

溫泉,是自然與人文的薈萃。據地質學家研究,海邊的溫泉不算罕見,但能結合溫泉文化的,卻是少有。台灣受日本影響,同樣是溫泉文化興盛的國家,也讓綠島開發出獨樹一格的海底溫泉,與日本九州、義大利西西里齊名。

綠島的形成,源自海底火山的噴發,熔岩冷卻堆積後,地殼隆起、又經長年的風化與海蝕而成。
這座孤懸於台東東南方33公里、倒三角形狀的島嶼,方寸16平方公里的土地,有著礁岩、峭壁、沙灘、草原等多變的自然景觀,加上黑潮通過,海水終年溫度都在26℃以上,生態繽紛多樣,對於旅客而言,饒富魅力。

朝日溫泉是世界少見的海邊溫泉浴場,設有露天與半露天的泡湯池、游泳池、煮蛋區等多樣化設施,可以闔家共歡。(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返鄉來唱綠島小夜曲

人們到綠島旅遊,除了常見兩天一夜的短暫停泊,但也有人在此落腳,實踐長居於鄉野的夢。
然,綠島生活大不易。「一年只能工作6個月。」朝日溫泉營運長林婉美告訴我。10月至翌年的4月,東北季風吹拂,面向太平洋的綠島首當其衝,浪過三公尺,這期間動輒宣布停船,綠島成為「關島」。
林婉美曾是資歷20餘年的資深媒體人,出於對旅遊的喜愛,在退休後創辦旅行社,成為導遊。疫情蔓延的2020年秋,工作瞬間歸零,由於老家在台東鹿野,家人的牽線下,加上曾經在綠島度蜜月的淵源,讓她毅然決然回到綠島,成為朝日溫泉的經營者。
滿腹文人情懷,總是自嘲「陳義過高」的林婉美,除了盼望貢獻鄉里,她心中的典範,是因彼得.梅爾《山居歲月》而竄紅的普羅旺斯,或者是因「秋收稻穗藝術節」而走紅的池上。
她侃侃道來,根據綠島鄉志,在國民政府來台、綠島成為政治犯的流刑地前,日治時代即有發現溫泉資源的紀錄。由於溫泉與海水水乳交融,位置上坐擁太平洋,可以一邊泡湯,一邊面欣賞東升的朝陽,日本人稱其為「旭溫泉」,並將此地視為精神療養的場所。
時常在世界各地行腳的林婉美,將朝日溫泉與捷克知名的溫泉鄉、精神療養勝地卡羅維瓦利(Karlovy Vary)作類比。

來到離島追夢的林婉美。(林婉美提供)

拋磚引玉的社區實踐

經過四年蹲點,林婉美說,這裡的生活,讓她從〈綠島小夜曲〉一路唱到〈陪我看日出〉。
她與團隊,除了投入基本的營運、硬體修繕,也做過許多嘗試,比如舉辦淨灘活動,並將所拾的海廢化為藝術牆面的公共藝術;也在園區內收留動物;還另闢空間打造獨立書店;她曾經動員人脈,因應新年,邀請「梵印舞集」的舞者來此演出,也邀請畫家俞靜如來此進行創作……等等。
更別說,精通英文的她,每每有國際觀光客蒞臨,她便不厭其煩又熱情地為遊客們講述起綠島的點點滴滴。為了服務這些客人,她甚至舉辦英文營隊培力當地人。
因她帶動、催化,開啟了島上小小的文藝復興。

東管處處長林維玲曾經在綠島服務兩年,對當地風光人文如數家珍。(林旻萱攝)

大海環抱的露天溫泉

溫泉作為綠島重要的觀光資源。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林維玲指出,觀光客赴綠島,約莫有六至七成,都會前往朝日溫泉。
會有溫泉資源,與舊稱「火燒島」的綠島的地質形成有著莫大關聯。泉源位於島嶼東南方,因海域下方的地熱活動,海水或地下水經熔岩漿加熱產生壓力,翻騰的泉源從海底冒出,讓當地人稱此地為「滾水坪」。
經研究,泉質屬於氯化物硫酸鹽泉,無色也無味,溫度約在60~70℃,因水中的微量礦物與稀有物質,對人體有促進新陳代謝的效果。
與本島多數高度商業化的溫泉熱區不同,露天的朝日溫泉,顯得格外親民宜人。林婉美說明,溫泉開園的時間,必須隨著日出時間微調。遊客來到這裡,除了泡湯,更像到了海水浴場。溫泉採混浴形式,須著泳衣,只要購買百來元的門票,就能享受11個溫泉池等硬體設施。
園方會先將海底溫泉抽到熱水槽後稍作沉澱,再依照各池狀況,調節水量,直接流入泉池中。林婉美強調,遊客們在這裡泡到的,可以說是最新鮮的原湯。
在此最熱門的,當數三座建在潮池中的露天溫泉池了,因為三個池水的溫度不一,肖似三溫暖,遊客們可以先在熱池中浸泡15分鐘,稍事休息,再到冷池中。另外附設的八座半露天泡湯池、游泳池,更是備受親子家庭喜愛。
另外,朝日溫泉內特闢有一池供煮食用的泉池。由於溫泉水帶有鹽份,且溫度未達沸騰,煮出溏心的溫泉蛋,別具風味。不僅觀光客喜愛,還常見在地居民特地帶著一大籃雞蛋、玉米、蝦子,在此烹煮後帶回家享用,「每次看到這種狀況,就知道他們家裡一定有親友來訪啦!」因為溫泉而更熟悉當地小事的林婉美,彷彿更像個在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