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回憶 花蓮新城

你知道花蓮的九份是指何地嗎?

曾經是洗金之地、黃金之城,因為礦業沒落與交通改道,這座被遺忘的鄉鎮,再度以檸檬汁、全球罕見結合日本神社與天主堂的諾亞方舟建築等亮點,吸引遊人目光。這不是新來乍到,而是重現歷史的光亮,讓回憶成為感動人們的「新城」。

花蓮縣新城鄉的地名,相傳是1874年清朝治台時期,閩浙總督沈葆楨開築從宜蘭蘇澳到花蓮的「後山三路」,路通後,移民在此地建立新聚落,因此命名「新城」。還有一說是清朝嘉慶年間,淡水富紳吳全率領民眾到此墾荒,太魯閣社的原住民築城防禦,取名「新城」。
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阿美族與太魯閣族,都曾在新城落腳,比鄰而居,有衝突、有結盟、有妥協。舊時稱新城為「大魯宛」,漢語譯做「哆囉滿」。

楊文欽伉儷在新城照相舘前合影。

洗金歲月,淘金夢醒

新城鄉有砂金卻鮮為人知,根據史料記載「哆囉滿產金」,從17世紀開始,洗金人前仆後繼;日治時期,探勘隊確認礦脈位於立霧溪中段;二戰後,更有私人向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取得屏風山的採礦權,但因不敷成本於1991年停採。
當颱風或是下過大雨,可以看到許多人帶著鐵盆與簡易篩具到海灘、立霧溪口,淘洗從上游礦脈沖刷下來的砂金。
曾是當中一員的佳興冰果店老闆楊文欽說,他親眼所見,2005年從東海岸登陸的強烈颱風龍王過境後,有位原住民在立霧溪河中的一塊大石頭裂縫下,淘洗出了四兩二錢的金子,當時砂金的收購價是一錢1,300元。
「不下去死一家,要下去死我一個。」早一輩洗金人相傳的俚語,楊文欽解釋,洗金人深入「內山」長達半個月到一個月,由於冬天冷峻,有時還下霜,整天泡在冰冷的立霧溪溪水中淘洗砂金,上岸時常常全身發黑,即使艱苦,也要賭一把這個淘金夢。
古人有云,新城若有「現」金之時,就是地方困苦之時。楊文欽笑著說,老天爺換一個方式發「振興券」,想照顧勤勞的人,日晒雨淋艱苦淘洗一天,可能收不到一錢砂金,但若洗到金,一日所得可換一斗米。經常有洗到金的人還會請戲班酬謝神明。

物換星移,人去樓空

新城因為淘金的緣故,吸引許多抱著發財夢的外地客,最盛時期有三家酒家、兩家旅社、一間戲院,洗金客將辛苦賺來的錢,喝酒揮霍,把錢又留在新城。
楊文欽說,日治時期因應洗金的繁盛,規劃可以容納萬人的井字型街道,你可以想像當時的熱鬧,還沒有柏油路,都是石子路。但卻是新城最輝煌的歲月。
1986年太魯閣國家公園設立,隨後將山區礦脈劃入保護區內禁採,現今立霧溪也在水利署的管制下,無法淘洗砂金,400年來的採金盛況終告落幕。新城的酒家、戲院早已關門歇業,走入歷史。
過去還因應開採大理石、旅遊太魯閣之需,北迴鐵路、蘇花公路(台九線蘇澳到花蓮段)、中橫公路等三大要道,再加上全台灣最長的縣道──193縣道,全部在新城鄉交會。但台九線通車後,往來花蓮縣與北部區域的車輛都改走外環道,昔日熱鬧的新城老街人潮驟減,新城逐漸被遺忘。

佳興冰果店第二代老闆楊春旺希望,進來新城的人不只買檸檬汁,而是記得這個地方。

山海不變,新城新貌

如今的新城,歷經時光的淘洗,繁華後的寂寥,卻有一群對新城鄉有感情、理念的人,深耕新城老街。
前往花蓮太魯閣等地遊玩的遊客,可以先搭到距離太魯閣國家公園最近的新城火車站,車站V型的立面,隱喻立霧溪切割太魯閣峽谷的氣勢;車站題字來自書法家朱振南;站內有藝術家馬白水、陳彥君的窯燒玻璃藝術〈太魯閣之美〉,以及林介文的編織創作〈織路〉,令人驚豔。
繞進新城老街,不要錯過拜訪保留日本神社的新城天主堂,憑弔百年前太魯閣戰役、新城事件的慘烈,如今廢墟上有聖母坐鎮,庇佑祈者的平安。新城天主堂神父戴宏基說:「國家、城市要有歷史的傳承,就像一棵樹根扎得深,才能枝繁葉茂。」
旅客時興來到140年的歷史建築「新城照相舘」的樸素木門前,拍下網美照,再到隔壁買一瓶佳興檸檬汁。佳興冰果店第二代老闆楊春旺重新修建新城照相舘,免費開放參觀,他說:「我希望進來新城的人不只買檸檬汁,而是記得這個地方。」
為陪伴地方棒球隊,設立只借書不賣書的「練習曲書店」,創辦人胡文偉還將閒置十年的台電舊大樓,改造成具有文創特色的「山海百貨」,是一處結合選物、餐飲與藝術展示的複合式空間。
這些人正協力著手復振當地酸菜、花生、大理石等產業,期望未來,能在新城設立一座洗金博物館,保存及記錄新城的淘金文化,還有更多的選物店、特產店,讓新城打開歷史的新頁,有更豐富的觀光資源與城鄉風景。

宛如諾亞方舟造型設計建造的新城天主堂。

為了愛,求祢使我向前進,跟著我的兄弟姐妹們,以及整個宇宙,並懷著勇氣及虔誠的心,在山間朝向祢。──新城天主堂〈山間朝聖者禱詞〉。

新城天主堂,歷史的聖所

造訪花蓮新城天主堂,入口處高聳直立的鳥居,引領的是一條參拜之路。
天主堂牆面爬滿了青綠色的藤蔓,採用諾亞方舟造型設計建造的主建築,古樸洗練;船型教堂兩側的長窗,鑲了14片的彩繪玻璃,都是瑞士籍神父戴宏基直接向瑞士訂製,由專業工藝師手工打造,價值不菲。仔細觀看,其中一窗的彩繪玻璃,聖母膝蓋前還有一個台灣形狀的珍珠。
來到教堂的遊客不妨坐在教堂中祈禱,每當天光灑進,在靜謐與光明的氛圍中,沉靜了心,領悟愛與寬恕可以穿越歷史與時間,為這處曾為戰場的廢墟,轉化為和平的聖所,帶來前進的力量,就如〈山間朝聖者禱詞〉所說。

養了十隻貓的神父戴宏基,十足的「貓奴」,他抱著不願意看鏡頭、冷酷的「餅乾」,以及拍照穩如泰山的「楓葉」。

歷史的見證,和平的祈禱

瑞士大聖伯納修會在1964年買下了新城神社的廢墟,用來興建教堂和神父會館。1976年9月來到台灣花蓮的戴宏基發現,這裡曾是血腥的戰場與亂葬崗,依傳統習俗沒有人想靠近;但他認為遺跡承載了歷史與文化,經過他向縣政府爭取,保留了鳥居、石燈籠、玉垣、荒垣及瘞骨碑等歷史的陳跡,並且將殘破傾頹的神社本殿重建為聖母亭。新城神社舊址並在2005年申請列入縣定古蹟。
原來,日軍1896年征討太魯閣族,遭到為保衛家園的族人頑強抵抗,死傷慘烈,史稱「新城事件」。1914年日軍發動太魯閣戰役,戰事成功後,日軍建立了太魯閣弔魂碑,又興建了新城神社,就是新城天主堂現址。
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劉慧珍,十多年來協助戴宏基神父處理文書工作,向縣府申請將教堂與神父會館列為歷史建築。
她指出,目前正在撰寫新城事件的學術論文,她與戴神父訪談太魯閣族耆老,對照史料與照片,未來也會著手記錄大聖伯納修會在此傳教超過一甲子的故事,讓歷史不被忘記,在歲月的吟唱中,天主堂仍舊溫暖著這個小鎮。

一次150元的拍貼機快照,由舘長顏欣嵐(右)提供照相舘特有的「溝通、妝扮、練習」服務。

「人長大了,真的什麼都變了。」——電影《盛夏光年》

百年照相舘,拍下新回憶

位於新城博愛街18號的新城照相舘是一間具有140年歷史的百年老屋,走進相舘內,抬頭可見四垂型的南方松梁木與鋼構橫梁,支撐起鋪著茅草的斜屋頂,古意十足。
相舘內舊式閃光燈、復古電視,還有那黑膠和卡帶音響,充滿懷舊的符碼。
新城照相舘舘長顏欣嵐強調,「新掛上的招牌復舊如舊,沿用照相舘原本用『舘』這個古字,因為不是餐館,部首是舍,而不是食。」
內設有拍貼機,雖是快照,卻提供照相舘特有的「溝通、妝扮、練習」專人服務。顏欣嵐說,以前老相舘拍照,一定是有服務的,在相師的建議下,增加照片的豐富度。她建議,可以選擇四格照片,演出真人版的四格漫畫來。遊客還可以為照片蓋上鋼印、DIY明信片,享受在老相舘拍照的趣味。

每個人都是過客

第一代的攝影師林燦珍、蔡金蓮經營這家照相舘超過一甲子,他們用德製的六吋相機為駐守在新城的日本軍人、學生拍下大頭照;也曾趕場到花蓮太魯閣,為遊客留下珍貴回憶。
隨著林燦珍2003年過世,獨居的蔡金蓮年紀大,眼睛也老花,無法對焦,曾由當地志工以雜貨店、豆花店等形式,開放給外地客參觀。
照相舘年久失修,由佳興冰果店負責人楊春旺承租下來,取得林家後代同意,2023年12月左右進行了翻修工程。
「我是新城在地人,看著新城的沒落,比更多人都還要來得有感觸。」楊春旺接著說:「我希望進來新城的人不只買檸檬汁,而是記得這個地方。」
「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完整擁有這個空間。」為什麼有這種感傷?楊春旺提到,「新城」本來就是人來人往的地方,每個人都像過客,就像這個房子140年了,第一代屋主在哪裡?我們這一代只要扮演好承接的角色,將累積的過程,再往下傳承,讓每位來到照相舘的旅客都有美好的回憶與感動。

誤打誤撞,酸甜檸檬汁

遊客必買的佳興冰果店檸檬汁,也是老闆楊文欽38年前標會借錢,頂下已有67年歷史,以冰塊批發、剉冰為主的志成製冰。
原本做木工的楊文欽,接手後取名佳興冰果店,夏天賣冰棒、剉冰,冬天改賣什錦麵。尤其是檸檬汁,被前來進行偏鄉服務的台大、輔大學生口耳相傳,並且透過社群推薦,逐漸打響品牌。
一般檸檬汁做法,都是對切再壓汁,加糖水、加冰塊。第二代負責人楊春旺透露,他的父親用整顆檸檬沒削皮直接打汁,「我們都知道,每顆檸檬有三種味道,皮有檸檬精油,白色的囊有檸檬素,果肉有酸味,攪打之後其實會有苦味。」楊春旺說,或許是誤打誤撞,他的父親怕客人嫌太酸,信手捻來加了幾滴烏鶖牌煉乳中和,意外調出佳興檸檬汁酸甜有勁的招牌口味,甚至引起7-ELEVEN興趣,在超商通路上架。
楊春旺目前正在籌設觀光工廠,想再整合在地花生、地瓜、酸菜等農產,為小農行銷。他委託顏欣嵐訪談,編輯成《新城老街故事多》人物誌,做產業的紀錄。顏欣嵐說,很多遊客到新城,不知道這裡有什麼農產品、伴手禮。其實,新城有很豐富的農產,因為砂質的土地肥沃,種植的九號花生、芥菜製作的酸菜、山藥,品質很好,早就被大盤收購。
顏欣嵐更建議,不妨到半天紅牛肉麵店,品嚐店家推出獨特的新城酸菜飯、酸菜麵,採用的酸菜就出自新城,也可以到山海百貨選購伴手禮。



山在那裡.海也在那裡

很多人不知道新城可以看到海,從新城老街開車,不用十分鐘,即可到達曼波海堤、月牙灣。
有人說,有一種藍,叫做花蓮藍,海洋的藍,天空的藍,還有旅人的心情藍。美麗的太平洋不遠,壯闊的太魯閣也不遠,曾被遺忘的新城,也不遠,值得旅人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