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資金回流專案:網開一面還是一網打盡?

長年以來,不少台商習慣在海外免稅天堂設立紙上公司,巧妙地規避台灣、美國、大陸或任何國家的各種稅賦而相安無事。但現在全球反避稅浪潮來襲,免稅天堂眼看著就要成為殺戮戰場,因為一切都將曝光,無處躲藏。輕鬆避稅的時代即將結束。

一般人對於技術性的稅務名詞通常不熟悉也不關心,而反避稅方面的專有名詞又特別多,如:CFC、PEM、CRS、BEPS等,令人頭昏腦脹。但這次卻影響重大,所以請讀者諸君耐心看,過於生澀的部分我將盡量避免。

根據非正式的推估,台商在海外沒有匯回的資金約當於10兆台幣。這些資金如果沒有其他證明,幾乎都會被稅捐機關認定為放在海外沒有繳稅的歷年盈餘。如果這筆錢要被課稅,按照現行營利事業所得稅率20%計算,政府可以課到2兆元的稅。

那麼,這10兆元被課稅的可能性有多大呢?為甚麼這麼多年都沒事,將來就有事了?因為全球反避稅成為顯學,兵臨城下。

首先是目前進行得如火如荼的金融資訊共同申報準則(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簡稱CRS)。台灣今年正式實施所謂「台版的CRS」,並計畫在明年9月首次資訊交換。目前與我簽署的國家包括日本、澳洲。也就是說明年9月起,台灣、日本、和澳洲的稅務金融資訊就互通了。可惜台灣一直無法加入國際CRS組織,否則避稅者辛辛苦苦躲到海外的帳戶,將在全球連線下被稅務機關一覽無遺。

其次是受控外國公司制度(Controlled Foreign Company,簡稱CFC)。這個制度一旦實施,不論是企業或個人,其在避稅天堂擁有實質控制力的公司,獲利即使未分配給國內的母公司或個人,也將被視為投資收益而加以課稅。也就是說,把盈餘放在海外子公司不發放就不會被課稅的舊手法將要失效了。據報導,此一制度已完成建置,靜待行政院核定實施,最快在2022年上路。而所謂實際管理處所制度(Place of Effective Management,簡稱PEM),是指實質管理與決策地點在台灣,公司登記地點卻在國外的控股公司或紙上公司,都將被視為國內企業課稅。以後設一堆海外的紙上公司也沒用了。

從美國推動肥咖條款(FATCA)的追稅情形來看,這次全球性的追稅機制是玩真的了,台商滯留海外的10兆元遲早現形,其背後的金主們想必如坐針氈,心急如焚。想想看,海外避稅天堂、紙上公司等這類慣用的避稅管道將永遠失效!

讀者也許會問,10兆耶!這筆錢真的就這麼容易讓政府徵到手嗎?有錢人不會找稅務高手來重新規劃?或者,他們不會透過影響力,遊說民意機關爭取一些空間嗎?的確,自古以來,凡有課稅就有避稅之道,而且事關龐大財產,任誰都要全力一搏。

果然,今年7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俗稱《台商資金回流專法》。根據央廣的報導:「《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提供個人及營利事業匯回境外資金投資的租稅優惠,首年匯回稅率為8%,第二年為10%,若在期限內完成實質投資,可再申請退回稅款50%,相當於稅率再減半為4%、5%,吸引台商資金回流。」

關於匯回資金的使用,「條文明定,外匯專戶有5%資金得以自由運用,25%可從事金融投資,其餘70%進行實質投資;未從事金融或實質投資的資金,應於外匯存款專戶內存放5年,滿5年後可分3年各3分之1提領。若有違反相關規定或購置不動產,須按20%稅率補繳差額稅款。」

基本上,這就是許多媒體所說的「租稅特赦」條款。台商只要在該法案通過之後的二年內把資金匯回台灣,並依照規定進行實質投資,就可以享有最低稅率4%~5%的優惠待遇,而不是高達20%的營所稅。

《台商資金回流專法》推出後,反應熱絡,據報載,截至7月初的統計,台商回台投資已有89件,金額逾4,400億,年底可望上看9,000億。和10兆比起來,雖然是小數字,但已是近年來台商回台投資最大的一次了。有人認為這是台商用回台投資來換取政府的稅賦大赦;也有人認為這些根本就是避稅資金,實質投資只是一個幌子。無論如何,這些資金之所以回來,稅賦上的大幅減免絕對是重點。

還有一點,反避稅既然是全球性的趨勢,台商放在海外的錢,除了被台灣政府追之外,也有可能被大陸追。因為目前兩岸租稅協議「已簽署未生效」,最慘的狀況就是一筆資金被剝兩層皮。與其這樣,不如把錢匯回台灣。

在兩岸租稅協議尚未生效,CFC、PEM制度未實施之前,政府網開一面,先給台商海外資金一個活路,是寬厚合理的作法。小老百姓期盼的是二年特赦期過了之後,政府能讓兩岸租稅協議生效,加入國際CRS系統,同時也讓CFC、PEM順利上路。該一網打盡的就一網打盡!

最後,台灣目前資金寬鬆,如今短期內灌注9,000億甚至上兆元,雖然專法規定70%必須從事實質投資或是存在外匯專戶5年以上才能享有優惠稅率,人們仍不免憂心忡忡,害怕在各種金融創新下,資金四處流竄為市場帶來巨大的衝擊。敏感的投資人已經在研究台商資金回流概念股,也有人評估對房市的影響。我個人對這點倒是沒有那麼憂慮,國際資金本來就是跨國流動的,基於稅負考量放在哪個國家只是一個形式而已,資金擁有者的投資組合並不會有本質上的改變。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05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05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