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獨特水果冰棒 「春一枝」聯名展現豐富創意

品牌之間的跨界聯名可以說歷久彌新,早在2001年,知名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便與Adidas聯手打造「Y-3」品牌,推出高端運動商品。近年來,跨界聯名更是逐漸打破框架,風潮吹到各領域、各範疇,如手遊與美妝聯名、廟宇與戶外運動品牌聯名、麵包與電視邂逅……各式跨界聯名令人眼花撩亂,行銷的創意與爆發力無極限。而如何成功推出聯名,讓雙方均獲益,則有其考量與策略,並有一些操作上必須注意的細節。

春一枝各種聯名冰棒棍。春一枝提供

成立於2008年的「春一枝」手作冰棒,因為其純水果製造的獨特性,以及「解決台東鹿野農民經濟與就業問題」的初衷,成為一個頗具溫度與感性的品牌,與其合作的品牌與企事業單位超過30家,這些品牌或選用商品提供給員工或客戶;或客製化冰棒棍、紙盒、其他宣傳品;或聯名推出獨有商品進行行銷整合;或聯名舉辦具社會公益性質的活動,展現豐富的經營創意。

花旗銀行在其第7屆「花旗全球義工日」的活動上,便與春一枝聯名,力挺台灣在地的弱勢公益團體、文化創意產業與精緻農業,當日餐飲所得捐出10%給聯合勸募,加深品牌良好形象。

春一枝二代經營者李至菘。吳長益攝影

春一枝二代經營者、負責行銷的李至菘表示:「企業找我們聯名或合作,一般來說是看重我們的品牌理念與價值。」對春一枝而言,與花旗聯名的活動雖然冰棒用量不多,但能夠協助傳播議題,為公益盡一份心,有助於提升自身的品牌聲量與接觸不同的客群。

與陶博館合作》開啟「春一枝」冰棒棍聯名之路

2008年,與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合作是春一枝的第一個聯名。當時主要是希望能在陶博館的商店銷售春一枝冰棒,因為所售商品需要有陶瓷的元素,因此合作開發「陶瓷冰棒棍」。該聯名為春一枝與其他博物館等文化景點的配合拉開序幕,後續如板橋林家花園、中正紀念堂、紅毛城、西門紅樓等,均與春一枝洽談合作。

李至菘認為,對於這些具文化意涵的景點而言,這樣的冰棒已經不只是冰棒,而是一個傳遞文化價值的載體,前往旅遊的人回家後,只要看到冰棒棍就會想到該景點,重溫當地的回憶、歷史文化。

因此,與具有「傳遞文化以及推廣台灣觀光」價值的景點合作,春一枝抱持開放性的態度,「可以盡一份心力,對我來講非常樂意。」不過,如果是「合作意義不明,只想要掛名,卻沒有實質上行銷重點」的邀約,李至菘則會婉拒。

至於單獨店家想要做客製化商品,李至菘表示必須評估其意義、銷售量,以及行銷力度方能決定,因為客製化的行政成本相對較高。但李至菘也認為,不要小看一些獨立店家,他認為通路不分大小,在地的知名店家對一個品牌的在地推廣也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在某個領域的聲量」也是考慮的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