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情與事情之間,找到「從容」
現代上班族,忙,但是心裡慌亂,好像沒有一個自己的定位。他們少掉的,正是空間的轉換。
我很喜歡從容這兩個字,在事情與事情之間,找到自己的空間,這就是從容。
1976 年,我剛從巴黎回來,當時我還在雜誌社當編輯,那是鉛字的時代,做雜誌是要一張張剪貼上去的。那天夕陽很好,我就包了計程車到淡水八里去看夕陽,讓自己至少放鬆一下,晚上也睡得好。
前不久,我在一家科技公司演講,底下都是三十歲剛出頭的年輕人,經濟不景氣,整個臉上寫的是沮喪。我跟他們說,偶爾抬起頭看看窗外風景,或是利用十分鐘到公司附近買一杯咖啡,看看人行道的樹木,都有助於空間的轉換。
我常跟台北東區的朋友說,只要開車過一個雪山隧道,就可以到礁溪去泡最好的溫泉,享受四面環山的景致,一下子就可以脫離職場。
我看見很多忙碌的人也可以處理事情很從容,我覺得忙是心的慌亂,不清楚自己要什麼,所以無事忙。
為什麼要轉換空間?因為現代人就是少掉這個空間,在我看來,再忙還是可以找到從容的空間,慢活就是從這裡開始,慢,就是為了體會更多的細節。
右腦訓練1:讓生活轉個彎,品味更多豐富細節
過去,我曾經在竹科為這些科技人上課兩年,我才發現,他們竟然有輔導機構幫他們去相親,他們連談戀愛都不會。這些員工都是台清交畢業的高材生,進入科技業之後,馬上有股票可以分紅,但是如果在十年內離職,這些股票就全部撤銷。
我問我自己,如果換做是我,看公司的股票一直上漲,財富累積到那樣的程度,我大概也離不開,這就是枷鎖。
這群才剛從學校畢業不久的年輕人,這樣的年齡應該是要談戀愛,或是成家立業的,要不要犧牲?已經結婚的員工告訴我,他們常常會有一個為難,那就是跟太太相處會有一個難度,每天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家,雖然急著回家見老婆,但一回到家卻跟太太吵架。
我告訴他們,那是因為你們白天都在開高速公路,所以回到家即使要踩煞車,卻沒有一個轉換過程。你可不可以走出公司後,給自己十分鐘,到科技園區的樹下坐一坐,讓自己靜一靜再回家,這樣你的情緒才轉換得過來,否則,太太會覺得你還是把我當成一個電腦人,當然會吵架。
台灣為了經濟成長,付出的代價這麼高,犧牲多少人性的代價,讓這群工程師習慣在電腦面前視訊,卻無法面對真實的人,真實的人是有體溫的,而體溫的記憶是目前科技還達不到的境界。
下一個世代思考如何挽回人性時,不一定是文學界或是藝術界發起,我反而覺得是在科技界,因為他們受害最深。
右腦訓練2:不要對美打分數,而是去欣賞
台灣的教育都是左腦思考,人的單一化已經被傷害到極致,所以要救回來並不容易。但是至少要做不同方向的引導,給大家更多生命典範。這些典範要跳脫我們平常慣性的左腦思考,有時候我們舉出來的典範還是屬於左腦,因為他成功所以成為典範,但是也可以有不成功的典範啊。
例如,我曾經跟公視建議過,在台灣不景氣大家都沮喪的時刻,你們可不可以每天做一個五分鐘的小人物報導,也不需要訪問,只要把他的名字、年齡、做這個行業多久了,以及一天工作多少小時報出來,每天五分鐘,一年365天報導365 個行業,讓大家看到,原來人就是這麼豐富,這就是鼓勵。
以前,我在東海大學擔任美術系系主任時,不斷爭取學生的美學教育,後來規定學生必修三個學分的藝術欣賞。為了讓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陶醉在美當中,我找來很好的音響放起貝多芬的音樂,但是學生邊聽還是想記筆記,只有一個學生聽了淚流滿面;當時,我感到他的右腦的直覺被觸動了,讓我覺得很感動,後來期中考我出了一個大題目,請大家講出聽了貝多芬交響曲之後的心得。
大部分的學生都鉅細靡遺詳述貝多芬的出生年月以及生平創作,把我講過的課再複製一次,我也都給他們九十幾分,只有那位淚流滿面的學生幾乎是留下了空白的卷子,但我沒辦法給他及格的分數。
後來,我就跟校長辭職了。因為我覺得對不起那個學生,因為我不敢打淚流滿面的分數。
我很喜歡從容這兩個字,在事情與事情之間,找到自己的空間,這就是從容。
1976 年,我剛從巴黎回來,當時我還在雜誌社當編輯,那是鉛字的時代,做雜誌是要一張張剪貼上去的。那天夕陽很好,我就包了計程車到淡水八里去看夕陽,讓自己至少放鬆一下,晚上也睡得好。
前不久,我在一家科技公司演講,底下都是三十歲剛出頭的年輕人,經濟不景氣,整個臉上寫的是沮喪。我跟他們說,偶爾抬起頭看看窗外風景,或是利用十分鐘到公司附近買一杯咖啡,看看人行道的樹木,都有助於空間的轉換。
我常跟台北東區的朋友說,只要開車過一個雪山隧道,就可以到礁溪去泡最好的溫泉,享受四面環山的景致,一下子就可以脫離職場。
我看見很多忙碌的人也可以處理事情很從容,我覺得忙是心的慌亂,不清楚自己要什麼,所以無事忙。
為什麼要轉換空間?因為現代人就是少掉這個空間,在我看來,再忙還是可以找到從容的空間,慢活就是從這裡開始,慢,就是為了體會更多的細節。
右腦訓練1:讓生活轉個彎,品味更多豐富細節
過去,我曾經在竹科為這些科技人上課兩年,我才發現,他們竟然有輔導機構幫他們去相親,他們連談戀愛都不會。這些員工都是台清交畢業的高材生,進入科技業之後,馬上有股票可以分紅,但是如果在十年內離職,這些股票就全部撤銷。
我問我自己,如果換做是我,看公司的股票一直上漲,財富累積到那樣的程度,我大概也離不開,這就是枷鎖。
這群才剛從學校畢業不久的年輕人,這樣的年齡應該是要談戀愛,或是成家立業的,要不要犧牲?已經結婚的員工告訴我,他們常常會有一個為難,那就是跟太太相處會有一個難度,每天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家,雖然急著回家見老婆,但一回到家卻跟太太吵架。
我告訴他們,那是因為你們白天都在開高速公路,所以回到家即使要踩煞車,卻沒有一個轉換過程。你可不可以走出公司後,給自己十分鐘,到科技園區的樹下坐一坐,讓自己靜一靜再回家,這樣你的情緒才轉換得過來,否則,太太會覺得你還是把我當成一個電腦人,當然會吵架。
台灣為了經濟成長,付出的代價這麼高,犧牲多少人性的代價,讓這群工程師習慣在電腦面前視訊,卻無法面對真實的人,真實的人是有體溫的,而體溫的記憶是目前科技還達不到的境界。
下一個世代思考如何挽回人性時,不一定是文學界或是藝術界發起,我反而覺得是在科技界,因為他們受害最深。
右腦訓練2:不要對美打分數,而是去欣賞
台灣的教育都是左腦思考,人的單一化已經被傷害到極致,所以要救回來並不容易。但是至少要做不同方向的引導,給大家更多生命典範。這些典範要跳脫我們平常慣性的左腦思考,有時候我們舉出來的典範還是屬於左腦,因為他成功所以成為典範,但是也可以有不成功的典範啊。
例如,我曾經跟公視建議過,在台灣不景氣大家都沮喪的時刻,你們可不可以每天做一個五分鐘的小人物報導,也不需要訪問,只要把他的名字、年齡、做這個行業多久了,以及一天工作多少小時報出來,每天五分鐘,一年365天報導365 個行業,讓大家看到,原來人就是這麼豐富,這就是鼓勵。
以前,我在東海大學擔任美術系系主任時,不斷爭取學生的美學教育,後來規定學生必修三個學分的藝術欣賞。為了讓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陶醉在美當中,我找來很好的音響放起貝多芬的音樂,但是學生邊聽還是想記筆記,只有一個學生聽了淚流滿面;當時,我感到他的右腦的直覺被觸動了,讓我覺得很感動,後來期中考我出了一個大題目,請大家講出聽了貝多芬交響曲之後的心得。
大部分的學生都鉅細靡遺詳述貝多芬的出生年月以及生平創作,把我講過的課再複製一次,我也都給他們九十幾分,只有那位淚流滿面的學生幾乎是留下了空白的卷子,但我沒辦法給他及格的分數。
後來,我就跟校長辭職了。因為我覺得對不起那個學生,因為我不敢打淚流滿面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