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聲讓素人變進擊巨人 保齡球道粉絲經營學

假想有一天,天氣晴朗,風平浪靜,你正站在基隆港內與一群遊客觀看黃色小鴨,突然間一群紅橙黃綠藍靛紫的大氣球緩緩從海底浮現,飄向天際,你一定會感到相當地吃驚。這些年,有些人事物就像海洋裡的大氣泡,宛如一匹黑馬在星光燦爛處奔竄出來,其速度快得令人無法置信。
他們爆紅的背後是否有公式?他們的營運模式有何獨到之處?
這大小不一的七彩氣泡,來自各個領域,來自各個地區,各自擁有不同的特色與成功方程式,但是他們都善用2個重要元素:社群+網路。
社群說白點就是粉絲,是願意死忠追隨你的一群人,一旦掌握粉絲團的溝通管道,你就有機會以最直接、最即時的方式,傳遞最真誠的聲音與理念,經由體驗、分享、鼓舞、煽動、喊話的行銷機制,影響忠貞粉絲群周邊的顧客族群,藉以擴大市場的心靈占有率及利潤占有率。

賣筆電不如賣煎餅
在中國,任何小本經營乘上13億人口就是門驚天動地的大生意。2012年7月在北京創立的黃太吉煎餅,成立不過1年多,就是靠著微博及微信粉絲瘋狂分享,進而引發媒體的追捧,成為中國速食店的時尚品牌,有人甚至拿它來和星巴克相比擬。
中國之大無奇不有,這樣的一家小店開在北京中央商業區,一張煎餅要價約12塊人民幣,比其他攤商的價格高上2倍,卻鬧得經常要排隊,一年營業額估算下來達到5百萬人民幣,根據創投公司的估算,快速竄起的黃太吉已經有高達4千萬人民幣的價值。
雖然主力產品是煎餅、豆漿、南瓜羹、四川涼麵、豬腳等傳統中式美食,但是店面設計卻走休閒娛樂風格,講求個性化有質感的調性,背景音樂播放的是爵士、藍調音樂,店裡放著小木馬、來自紐約的愛因斯坦玩偶、巴黎的斑牛雕塑、日本的招財貓等有趣的小玩意,這些擺設有加分效果,不過並不是他們勝出的主要原因,黃太吉能夠在2013年成為中國最夯的行銷典範還有其他因素存在。
會搞噱頭,會玩文字,善於挑逗小資白領階級的腦神經,是黃太吉創辦人赫暢最厲害的絕招,只要他一出手,就能在微博約9.2萬個粉絲間引爆風潮。

賣好吃不如賣好玩
創造話題、炒熱氣氛是赫暢無時無刻的要務,黃太吉賣的是好玩不是好吃,顧客吃的是趣味不是美味。從創業的第一天開始,赫暢就不斷地拋出有創意的點子來引人注目:開賓士車外送煎餅、美女老闆娘送餐點、舉辦最大訂單競賽、封街慶祝赫暢的5週年結婚紀念日。
黃太吉想方設法營造出與眾不同的行銷題材,激發粉絲拍照轉發訊息的內心蠢動,藉此帶動社群訊息的流量,以及實體世界的人潮流量。最常被粉絲PO上網路的素材,還包括店內大大小小的看板標語,有勵志的、邀請的、幽默的,黃太吉的煎餅可能無法感動你的味蕾,卻能感動你的心:
1. 小生意,大志氣。
2. 做最道地的中國式傳統快餐。
3. 所有漢堡、披薩都是紙老虎。
4. 在這裡吃煎餅、喝豆腐腦思考人生。
5. 黃太吉停車防罰攻略。
6. 良心用好料,還原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