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力提升讓台灣農產品A擱發

2010年1月26日,台灣與大陸貿易關係重要的一天。雙方展開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首次正式協商,喧囂多時的ECFA爭議跨出關鍵性的一步,姑且不論ECFA究竟讓台灣「A擱發」或是「失飯碗」,不可否認的是,未來台灣與大陸將形成更緊密的貿易關係。

是對手,也是夥伴;是危機,也可能是更大的商機。面對吸睛全世界的13億人口市場,台灣企業能否站穩變革浪潮,往獲利曲線高端部分邁進,對大陸市場的掌握度與國際行銷的能力,顯得更為關鍵。尤其此次協商過程充滿政治色彩與高度關注的「農產品」部分,雖然政府宣示即使簽訂ECFA,也將繼續管制中國大陸830項農產品的立場,暫時「掛免戰牌」,但是可預見的將來,當市場逐步開放後,台灣農業仍得拿出真功夫一決勝負。


以技術與品質贏取商機

農委會國際處副處長蕭柊瓊指出,2002年台灣對大陸農產品出口值約6千6百萬美元,到了2008年已經高達4億3千多萬美元,在短短的6年中成長了6.6倍,「顯示大陸對台灣農產品接受度很高,以大陸如此廣大的內需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蕭柊瓊分析,兩岸三通與直航替台灣業者創造先機,第一個是距離,第二個是政策,第三就是大陸的優惠待遇。

「大陸在部分水果、蔬菜、防檢疫、貿易方面給我們零關稅等特殊優惠待遇,這是我們的優勢。」但是東協加一、加三等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後,大陸也將給東協會員國關稅優惠,台灣將逐漸喪失優勢,面對大陸市場龐大的商機,卻也隱含眾多挑戰,如何運用優勢創造新商機,農委會也承擔起協助業者拓銷市場的重任。

蕭柊瓊表示,為了協助業者拓展大陸市場,農委會推動一連串的措施,例如:從2008年開始在大陸重點市場和大型通路商合作辦「台灣水果節」,行銷當令應景的台灣水果;輔導廠商到大陸參加重要的展覽,像是上海食品展、青島茶葉展等,並邀請當地通路商與台商密切接洽合作機會;協助台商在大陸取得CAS和吉園圃標章,透過法律防止「山寨版」台灣水果猖獗,讓台灣業者在推廣農產品更有保障;輔導廠商提升產品品質與品級符合國際標準,建立差異化優勢;分析大陸消費市場概況,提供外銷業者市場商情。「當全世界都往大陸跑的時候,這時是台灣很好的起點,農業技術與品質會是我們取得商機的保證。」蕭柊瓊說。


世界最具挑戰性的市場

曾駐廣州3年、說得一口流利中文的農業貿易辦事處(ATO)主任石耐勞,曾接掌美國農業部的全球分析小組,專門負責全球穀物貿易分析,在農產品國際行銷擁有多年經驗。他以「世界最具挑戰性的市場之一」來形容大陸市場。對美國來說,中國是美國農業出口的第四大市場,2008年美國農產品出口到中國約120億美元,超過美國出口到世界總值的10%。

整體而言,大陸自2001年加入WTO後,逐漸從農業進出口大國轉變成淨農業進口國,雖然農業僅占中國大陸國民生產毛額的11%,卻僱用了全中國的43%人口,顯示農業仍是支撐中國經濟的根本。

石耐勞分別從生產面與消費面分析大陸農業環境,從生產面來看,中國大陸具有「可耕地不足」與「高潛力的競爭者」兩大特點。可耕地不足導因於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由於工業化與都市化速度加快擠壓可耕地的利用,加上生產效率低、水資源缺乏限制,平均每公頃可耕地須供養10人,是世界平均值的兩倍。然而中國政府目前以提高糧食自給率為重心,於是擴大穀物耕作面積,相當程度壓抑蔬菜、水果生產量,穀物又屬於高耗水量的作物,更加惡化水資源不足的困境,石耐勞認為,未來中國可能會放寬食物安全政策、並提升灌溉系統的效率,以擴大蔬菜水果等較具競爭力的耕作面積。

另一方面,石耐勞也觀察到,中國大陸生產技術已有大幅提升,尤其在農業機械化、收割後處理、配銷制度與農產品加工品處理及製造技術急起直追,中國政府也大力投資生物科技與基礎建設,改善農民的生活,並以出口導向作為農業投資重心。「大陸會是未來農產品外銷市場強勁的對手,因為他們正積極開發高價值的產品,且品質、物流基礎不斷改善,中國政府投資外銷導向的農產品,像是輔導一些小型農村朝向有機耕作,取得美國、歐洲認證進軍市場。」

政府以外銷為導向作為農業政策,中國廠商再深入研究外銷市場的特性,擬定策略,「譬如他們知道美國對加工食品的接受度很高、關稅低,就運用這個機會大量進口美國原物料,加工後再出口高附加價值的加工食品、蔬菜水果、義大利麵、果汁、飼料等銷回美國,賺大量外匯,一來一往下還是最大贏家。」石耐勞認為,雖然中國的農業發展尚面臨如:可耕地不足、飲用水、污染、疾病控管、進口成本、勞工成本、品質穩定等限制,不過在政府大力投資下,中國大陸將是全世界農產品外銷最強勁的對手。

【完整內容請看2010年2月號能力雜誌,非經同意請勿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