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不聽話別急著罵!先搞懂牠不聽的「真正原因」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許多飼主在教狗狗指令時,常因牠「聽而不從」而感到挫折。然而,狗狗的不聽話背後往往有著理解力、情緒與環境干擾等多重原因。了解真正的成因,才能讓訓練更有效、溝通更順暢。
1. 指令不夠一致
狗狗在學習過程中最需要的是「穩定訊號」。若飼主今天說「坐下」,明天改說「坐好」,或家中成員使用不同口令,狗狗就會無所適從。
此外,語氣與動作不一致,也容易讓牠混淆。例如,一邊笑一邊說「不可以」,狗狗可能只接收到開心的情緒,無法理解這是禁止指令。
保持固定的口令與語氣,是狗狗理解命令的第一步。

2. 注意力被環境分散
狗狗的感官敏銳,外界的一點聲音、氣味或動靜,都可能吸引牠的注意。當飼主在嘈雜或刺激環境中下達指令,狗狗可能根本聽不進去。
在訓練初期,應選擇安靜、熟悉的環境,待牠能穩定完成動作後,再逐步增加干擾源,讓牠學會在不同情境中保持專注。這樣的漸進訓練,能大幅提升服從度。
3. 動機不足或獎勵不明確
狗狗學習靠的是「動機」。若飼主的獎勵不足以吸引牠,或回饋時間過慢,狗狗就不會理解「服從有好處」。
可依個性挑選合適獎勵,有的狗狗偏好零食,有的則喜歡撫摸與口頭讚美。重點在於及時回饋,讓狗狗能將正確行為與獎賞立即連結起來。
4. 情緒緊張或不信任飼主
若狗狗因害怕被罵或受到嚇阻,牠可能選擇退縮、不理會命令。信任是訓練的基礎,過度嚴厲或頻繁責罵,只會讓狗狗抗拒學習。
建立信任關係的關鍵在於耐心與穩定互動。當狗狗感受到安全感,牠會更願意配合指令。

狗狗不聽話的背後,往往藏著「牠聽不懂」或「牠不敢聽」的原因。飼主若能用理解取代責罵、用一致取代混亂,就能讓訓練過程更順利。當溝通變得清晰,狗狗自然會用行動回應那份信任與愛 !
這篇文章 狗狗不聽話別急著罵!先搞懂牠不聽的「真正原因」 最早出現於 火報。
- 記者:火報 時事新聞
- 更多寵物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