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度國防預算9495億 佔GDP3.32%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其中國防預算新台幣9495億元,占GDP3.32%,較今年度增加1768億元、年增率22.9%。國防部表示,防衛韌性特別條例、也就是外界指的軍購特別條例草案已送行政院審查。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重申推動國防改革,落實全社會防衛韌性,並優先推動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國內生產毛額)3%以上目標,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

行政院會上午討論通過「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暨附屬單位預算及綜計表」,將送立法院審議。歲入編列新台幣2兆8623億元、歲出編列3兆350億元,兩者相抵差短1727億元,另債務還本1265億元合共須融資調度財源為2992億元,全數以舉債支應。

在國防經費方面,主計總處公務預算處長許永議指出,國防部主管115年度歲出編列5614億元,較114年度增加938億元,增幅約20.1%,加計已編列及預計編列特別預算1792億元,合計共7406億元,較114年度相同基礎增加1826億元,約增32.7%;如果連同非營業特種基金654億元,整體規模達8060億元,占115年GDP的2.82%。

許永議說,又經參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標準,納列輔導會退除役官兵退休給付1064億元及海巡署支出371億元,國防預算合共9495億元,占GDP的3.32%,整體較今年增加1769億元、GDP增加0.5個百分點。

以細項來說,許永議表示,由國防部主管編列5614億元中,包括「軍事投資」1616億元、「作業維持」1990億元、「人員維持」2008億元。

許永議補充,與今年度相較,「軍事投資」主要是配合軍購案付款期程增列232億元;「作業維持」是因應敵情威脅增列彈藥與零附件籌補等,增加514億元;「人員維持」是依政院核定調增的各項軍職人員加給等,增列192億元。

針對國防特別預算細項,許永議指出,除了新式戰機採購、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外,還有預計編列的特別預算1176億元。

媒體追問,預計編列的特別預算1176億元細項。國防部主計局長謝其賢指出,這包含3個特別預算,其中76億元是海巡署的國土安全防衛韌性預算,剩餘的1100億元分為2案,都由國防部主導,分別為國土安全防衛韌性特別預算以及防衛韌性特別預算,後者就是外界所稱的「軍購特別預算」,此案特別條例8月8日已送達政院審查,編列情形要等政院審定再說明。

媒體追問,傳出軍購特別預算規模可能分7年編列、規模達新台幣7000億元。謝其賢重申,在政院還沒審定前,包括分年額度與總額上限都無法說明,待審定後會由國防部在適當時機對外界說明。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也表示,軍購特別條例已經排入審查程序,若定案會適時說明。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