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籲修法監管TikTok 林月琴:演算法威脅兒少心理健康


民團籲修法監管TikTok 林月琴:演算法威脅兒少心理健康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今(8)日攜手民進黨立委林月琴、沈伯洋、林楚茵共同召開「修法納管,別讓 TikTok 演算法危害兒少身心健康」記者會,呼籲政府正視數位平台對兒少心理健康與隱私安全的潛在威脅,儘速建立兼顧人權與心理安全的數位使用環境。


林月琴長指出,TikTok等社群平台對兒少心理健康構成重大風險。根據2023年「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調查,9至12歲國小生使用TikTok比率高達46.1%,推估全台約有38萬名國小學童經常使用該平台,「等於大量兒少隱私暴露於中國掌控之下」。


林月琴批評,目前政府網路治理重點多放在防詐,卻忽略兒少網路安全。她表示,本會期已推動《人工智慧基本法》與《兒少權法》修法,納入年齡驗證及主責機關制度,未來將強化平台責任機制、演算法監管,並研議對境外未落地平台的法律規範。


沈伯洋指出,政府目前對TikTok等數位平台的監管「零散且無效」,難以形成實質防護。他說TikTok的年齡限制形同虛設,其高度成癮性的演算法不僅影響兒少心理,也存在用戶資料外洩至中國、甚至操弄輿論的風險,構成國家安全與兒少權益的雙重威脅。


沈伯洋表示,將於本會期提出《個資法》與《兒少法》修法草案,賦予兒少「刪除個資權」,並促請數位發展部建立更系統性的數位平台監管機制。


林楚茵也引述2025年台灣民主實驗室最新調查指出,15至18歲青少年中有高達42.3%每天多次使用TikTok,但平台缺乏內容分級與審查機制,導致大量不當資訊以演算法形式推播給兒少,「就像裹著糖衣的毒藥」。


林楚茵強調,青少年正處於價值觀與自我認同的發展階段,若長期受到這類內容影響,將對心理健康造成深遠傷害。


林楚茵呼籲,政府應比照歐盟《數位服務法》精神,建立兒少保護與演算法透明的雙軌制度,要求境外平台落地設點、接受監管,避免台灣成為法外灰區。


照片來源:林月琴辦公室。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指川普若能讓習近平放棄對台動武 賴清德: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中秋前夕視察嘉南 賴清德肯定公私協力助災民儘速回歸日常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