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強專訪2】黨魁選戰像「打仗時雙手被綁」 喊話支持者3堅定打破棄保枷鎖
備受藍軍矚目的國民黨主席改選戰況白熱化!被視為藍營「新生代」戰將的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羅智強,民調支持度略微落後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及前藍委鄭麗文,陷入被「棄保」的危機中。羅今天(9日)下午接受《上報》專訪時坦言,他堅持黨魁選舉不黨內互打、不操作棄保,讓黨員選擇最支持的候選人,這跟他過去參加的選戰完全不同,「就好像兩隻手被綁起來一樣,打得非常不順手」。他表示,選戰最後衝刺階段,只要所有支持他的人秉持「3個堅定」,堅定不棄保、堅定幫忙拓展選票、堅定為羅智強討公道,就能夠打破棄保的枷鎖,讓每個候選人公平地競選。
堅持2大價值公平競爭 不操作棄保反被夾殺
距離國民黨主席改選投票日僅剩9天,6位國民黨主席候選人均啟動全台拜會,向基層黨員及地方要角講述黨務運作規劃及理念。據了解,多份藍營內參民調均顯示,郝龍斌、鄭麗文及羅智強3人的支持度相近,鄭略高於郝、羅則緊追在後,「棄羅保郝」、「棄羅保鄭」的論述也開始浮現。面對棄保傳言愈傳愈廣,羅今午接受《上報》專訪時苦笑道,這場黨主席改選他打得很不順手,向來秉持「戰鬥作風」打選戰的他,這次為了黨內和諧,選擇不攻擊其他候選人,也不操作棄保效應。

羅智強的民調支持度與郝龍斌、鄭麗文相近,因而衍生出棄保效應。(合成照片/王侑聖、張哲偉攝)
「這次黨主席選舉有2個價值在競爭,『安心可靠』跟『世代交替』,很多黨員認為我兩者皆具備,但是卻不一定能轉化成選票。」羅智強說,這2個價值的競逐過程中,支持世代交替的黨員在他跟鄭麗文之間做選擇,擁戴安心可靠特質的黨員也在他跟郝龍斌之間游移,「這本來應該是我的優勢,但因為我不操作棄保,所以反而變成兩邊都在棄保我。」
不願傷黨內和氣 籲支持者堅定3信念拒棄保效應
羅智強嘆道,他過去的社群經營、青年培訓及創意發想經驗,深受藍軍的肯定,但這些經驗好像不足以轉換成大家投票給他的動力,因為棄保的恐懼感已經超越了所有候選人的政見跟願景藍圖。羅指出,他比其他候選人的優勢是擁有100萬的粉絲,雖然不見得全部都是國民黨員,但他要向支持者喊話,希望大家能記住「3個堅定」:堅定不棄保,選自己喜歡的候選人;堅定幫忙拓展選票,讓黨員出來投票;堅定為羅智強討公道,說服其他黨員不棄保。
「我不否認我在某些決策真的太急躁了,民調剛開始出現下滑時也一頭霧水,過了一段時間才發現棄保正在快速發酵中。」羅智強坦言,其實他也可以選擇開始操作棄保,散播「棄郝保羅」、「棄鄭保羅」的輿論,但他真的不想做這種會傷害黨內和氣的事。羅苦笑道,在剩下為數不多的時間內,他跟支持者們必須打破棄保的枷鎖,否則就可能像很多支持者對他說的那句話,「你真的很棒,但如果我投給你,就會讓另一個候選人當選了。」

羅智強坦言,他也可以操作棄保,但他不想做這種會傷害黨內和氣的事。(張哲偉攝)
談如何扛起黨務開支 靠小額募款打贏選民信任戰
伴隨著棄保傳言發酵,藍軍對羅智強的最大質疑,在於能否扛起國民黨每月接近4000萬元的黨務運作費。對此,羅智強說,他過去輔選兩次總統選戰,藍營正派的企業家他都認識,只要國民黨有正確的理念跟方針去說服他們,這些企業家就會願意支持國民黨、支持台灣民主,這是所有黨魁候選人都知道的事情。
羅智強強調,他跟其他人最大的差別是「小額募款」能力,2018年他選台北市議員時,拿到8千多筆小額募款,數量僅次於競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去年選立委時有也1萬多筆小額捐款,「我還沒當上黨主席就已經有這麼多捐款,當上黨主席後,肯定會有更多願意支持國民黨的人幫忙。」羅表示,小額募款的意義不只是錢,最重要的意義是信念,選民願意認同、相信這個政黨或候選人,才會願意捐款支持。

羅智強說,他跟其他人最大的差別是「小額募款」能力,選民因為認同、相信這個政黨,才會願意捐款支持。(取自羅智強臉書)
羅智強接著指出,他賣書加上募款有接近3000萬元,但他從來都沒有自己使用,而是全部捐給需要幫助的黨內同志,變成藍委反罷免戰車在路上跑,變成保護陸軍官校校慶、校歌的文宣,變成聲援台大校長管中閔的公車廣告,集中細細涓流變成廣大河川。他也直言,國民黨就是一個窮的政黨,不要怕別人笑你窮,因為當一個政黨缺少資源時,選民才願意集中資源幫你,「只要這些捐款有被正確的使用,就能帶給藍軍相信、希望跟勇敢,為政治生態跟台灣社會帶來改變!」(責任編輯:殷偵維)
(延伸閱讀:【羅智強專訪1】堅持「行腳精神」讓國民黨接地氣 重返執政要有勇氣論述九二共識)
- 記者:上報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