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朱立倫率211黨工總辭 戴錫欽:非架空鄭麗文、給最大人事空間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準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即將上任,現任黨主席朱立倫宣布率211人總辭,藍營權力佈局引發外界關注。台北市議長戴錫欽今(29)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表示,他認同朱立倫的作法,這並非要「架空」鄭麗文,而是基於制度運作原則,應給予新任黨主席充分的人事授權與發揮空間。
戴錫欽指出,既然黨主席是由黨員直選產生,理論上就應尊重新的民意授權,讓新主席依其理念任命團隊成員,包括中央黨部副主席、秘書長、各地方黨部主委及相關組織幹部。他說,當初選舉結束後受訪時,自己便表達願意辭去黨部主委職務,並非卸責或逃避,而是遵循制度,就像內閣更替一樣。
戴錫欽強調,朱立倫此舉出發點良善,並非針對特定個人,是希望新主席能依據路線與風格整合黨務,帶領團隊面對未來挑戰與2026至2028年選舉布局,「既然新的黨主席產生了,就應該讓鄭麗文有充分授權,依照黨員新民意來用人」。他也指出,各地方黨部多已依既定規劃持續推動相關工作。例如高雄市主委由立委柯志恩、台南市主委由謝龍介擔任,這些布局均在按部就班推進,即便形式上有總辭程序,也不影響地方黨務或選舉準備。
針對國民黨未來的黨內結構,外界質疑鄭麗文所公布的副主席人事年齡偏高,似乎與「世代交替」的口號不符,但戴錫欽認為這樣的解讀並不全面,鄭麗文強調的「老幹新枝」精神,其實正是政治傳承與革新並行的象徵。
戴錫欽表示,自己3年前參加黨內議長初選時,也曾提出「世代交替」的口號,同時也強調「世代共榮」的重要。他解釋:「主要的負責人確實應有交替與傳承意義,但這不代表要全盤推翻有經驗、資深的前輩,他們在黨內仍有不可取代的價值與功能。」這是任何政黨都會面臨的現象。
戴錫欽還舉例,前總統蔡英文首次執掌民進黨主席時,與黨內並無深厚淵源,仍需依靠不同派系及老成持重的黨工協助,才逐步穩定黨務與政務運作。他認為,鄭麗文的上任同樣代表國民黨內部新世代的崛起,「她本身就是世代交替的象徵」。
針對外界關注國民黨未來的選舉定位與路線,戴錫欽表示,黨內成員之間理念差異並不大,但近期社會上對鄭麗文的批評,多是放大其過去與現在言論的落差。他呼籲,應該回到不同時空背景下理解發言脈絡,不應被短影音或圖卡式對照帶風向。
戴錫欽指出,許多人喜歡將政治人物過去的發言、影音資料與現在的言論對比,藉此批評「自打嘴巴」。但他認為,政治人物在不同時期面對不同環境與情勢,發言自然會有調整,「在這個影音時代,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但要看當時的時空背景與立場,才能公平判斷」。
戴錫欽強調,若政治人物是「沒有核心價值、隨波逐流的西瓜派」,當然可以被批評,但若只是因為立場隨時局改變,就直接貼上「反覆無常」的標籤,反而失去理性討論的空間。他說:「不看時空背景、不看政治環境變遷,只看兩句互相矛盾的話就下定論,那就是被人家帶風向。」
針對外界關注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佈局,戴錫欽表示,他尊重鄭麗文及新中央團隊的人事規劃,但已向黨中央建議,希望優先敦請前主委黃呂錦茹再度回任,帶領台北市黨部。他也透露,鄭麗文當選黨主席後,黨中央曾就人事布局徵詢他的意見,因11月1日即將召開全代會,人事規劃時程緊湊,自己給出的第一建議是「希望能請黃呂錦茹回來帶領台北市黨部」。
戴錫欽表示,黃呂錦茹在先前「罷免案」過程中承受極大壓力,許多黨工也受委屈,如今應給予時間與尊重,讓黃呂與家人及律師團評估後續司法狀況與個人意願。
「如果她願意,我還是第一優先推薦黃呂錦茹回任;若她認為現階段不適合,再由黨主席做後續安排。」戴錫欽補充,自己不排除繼續擔任主委的可能,但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仍是專注市政監督與議會運作,「把台北市議會處理好,就是對國民黨最大的加分」。
戴錫欽強調,現階段會全力協助市長蔣萬安推動市政建設,包括輝達北市科專案等重大議題,「即使很多事情沒在檯面上,我們都在私下協調運籌,目標就是讓台北市交出最好的成績,這是對黨員與市民最好的交代」。
戴錫欽透露,上週已與黃呂錦茹本人會面,親自表達希望她回任的誠意,但仍尊重她的身體狀況與家人考量,「她這段時間真的很辛苦,也需要時間休養」。針對國民黨各地方黨部主委是否將有更動,戴表示,就他了解,目前地方黨部的異動幅度不大,現階段主要是「形式上的總辭」,目的在於制度化過程,讓新任黨主席擁有充分人事運作的空間與權限。
戴錫欽說,除非新主席認為某位主委與其理念不符,或是因應明年地方選舉等因素需要調整布局,否則整體變動應該不會太大。他進一步指出,若原任主委堅持不辭,反而會讓新主席的人事安排陷入尷尬,「好像要請你先走,才能換人,會變成逼退的感覺」。
戴錫欽認為,朱立倫這次以制度化方式推動總辭,是良好的開端,「讓新的黨主席能全面任命新的黨公職,這樣的制度化結果,對國民黨的發展絕對是好事。」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潘永鴻
- 更多政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