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不贊成用「鞭刑」打詐 洪孟楷:以暴制暴若有效應探討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我國詐騙案件居高不下,「是否採行新加坡式鞭刑」近日引發社會熱議。法務部今(19)日於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專題報告中,詳細剖析新加坡 2025 年修法內容與鞭刑適用對象,並指出台灣若引入鞭刑,將面臨憲政、人權與國際公約高度爭議,現階段並無採行可能。不過,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則認為,以暴制暴若能有效遏阻詐騙,就應深入研究,強調司法應替被害者發聲,而非一味維護加害者。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日就「太子集團涉詐案、跨部會防詐及打詐成效,以及參考新加坡打詐鞭刑入法之可行性評估」進行專題報告。
法務部指出,新加坡沿用鞭刑源自該國的殖民歷史,至今仍在國會內部引起爭論,部分議員質疑其遏阻效果。若台灣仿效,會面臨多項重大法律問題,包括可能違反《憲法》第8條保障的人身自由,恐怕也不符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禁止酷刑公約》。
此外,法務部補充,國內對鞭刑態度分歧激烈,至今仍無社會共識。相較之下,政府現階段的反詐策略聚焦在提高刑度、加強查扣犯罪所得與提升返還比例等方向,而非回頭採用鞭刑。
法務部強調,行政院已於11月13日通過《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修法,內容包含將重大詐欺的刑責大幅提高、以金額階梯化強化處罰、要求自首或自白者必須在6個月內全額賠償方可獲得減刑、增訂「禁奢條款」避免犯罪者未賠償前依然享受奢靡生活等。
針對法務部的結論,洪孟楷則表示,以暴制暴如果有效,就應該有更深入地研究,況且入法的公權力能說是暴力嗎?台灣已經被詐騙困擾了多久?我們的司法應該要為被害者發聲,而不是一味的維護加害者。
照片來源:翻攝自洪孟楷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李 映儒
- 更多政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