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言藍白2026年難合作 媒體人曝關鍵導火線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涉貪遭羈押一年後獲7千萬元交保,北檢抗告仍維持原判,並宣布不再提抗告。柯文哲重獲自由後,其未來與國民黨的合作走向備受關注。(圖/記者朱永強攝)
[NOWnews今日新聞]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貪,遭羈押1年後獲7千萬元交保,北檢抗告後,台北地院仍維持原判,台北地檢署今(24)日證實不會再對柯文哲提抗告。柯文哲重獲自由後,未來與國民黨間的合作,備受關注。資深媒體人陳敏鳳說,國民黨目前正進行黨主席選舉,藍白合作成為黨內討論熱點,但過去柯文哲與綠營合作時,不少黨主席參選人如鄭麗文、羅智強甚至郝龍斌,都曾對柯文哲提出批評,顯示藍白合在現實操作上面臨高度挑戰。
陳敏鳳在《美麗島電子報》撰文說,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讓藍白合更顯艱難。歷史經驗顯示,政黨合作往往出現在民進黨與小黨之間,例如時代力量,但這些合作通常不會動搖民進黨的根本票源,而是吸納激進票或補位。這種小黨合作模式與國民黨與民眾黨的藍白合作有本質不同,因為後者涉及兩大政黨的選票整合與地方基層布局,操作空間有限。
陳敏鳳說,回顧親民黨與國民黨的合作模式,也提供重要參考。宋楚瑜在2000年以高人氣帶領親民黨出走競選總統,並攜帶立委人馬,如劉文雄、沈智慧、周錫瑋等,憑藉既有基層與宋楚瑜高人氣,親民黨在立法與地方選舉一度順利起步。然而,2004年連宋配總統選舉失利後,親民黨逐漸下滑,多數立委回歸國民黨,顯示政黨合作要成功,需基層穩固、民意支持及組織完整。
陳敏鳳說,由此可見,即便是國民黨與親民黨這種同源政黨,也難以在地方選舉完全協調合作,尤其是縣市首長席次。國民黨與民眾黨合作,主要基於民進黨執政表現不佳,加上雙方對司法偵辦有共識的不滿,以及大罷免中國民黨獲得紅利,使得藍白合作成為現階段政治焦點。然而,2026年地方選舉要全面落實藍白合作仍困難,因國民黨地方版圖多數已穩定掌握,但民眾黨尚未具備同等基層組織。
陳敏鳳說,議員席次也是潛在矛盾來源。過去白營可能吸收綠營選票,但近年來幾乎全數與藍營競爭,若白營在各區提名市議員,將直接影響藍營議席,導致地方選舉協調困難。因此,藍白合真正可操作的空間更應聚焦於中央政權選舉,而非地方縣市選舉。
陳敏鳳說,2028年的中央政權選舉,將是藍白合作的關鍵時刻。相較於2026年,2028年的選舉白營與藍營的共同反綠訴求更明顯,白營選票更集中於反綠方向,有助於整合票源。民眾黨若研擬聯合政府方案,將合作重心放在2028年,比2026年更務實,也更可能取得實質效果,為雙方未來的政治布局提供策略方向。
相關新聞
柯文哲重出江湖?蔡壁如建議:2026選這區挑戰賴清德 一定選得上
賴清德滿意度3成3再創新低!他曝民調關鍵:柯文哲交保後火力全開
柯文哲再度交保!柯美蘭感謝小草 喊話:一審前暫停相關抗議活動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