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對等關稅即將揭曉 賴政府的經濟韌性剉咧等
台美對等關稅即將揭曉,根據美國媒體《Politico》報導指出,美方要求台灣在美國的投資金額「介於3500億至5500億美元之間」的驚人天價:另一方面台灣如果無法取得關稅降地且不疊加,同時在美國對半導體進口「232條款」調查時,能夠獲得最惠國待遇,將會到台灣產業造成嚴重後果。然而賴政府從談判一開始不斷釋放正面訊息,相對外媒的報導完全是兩回事,也讓國人霧裡看花,企業抓瞎的結果就是上半年匯損嚴重,賴政府缺乏談判人才又不願誠實以告,難道最後只能讓大家坐以待斃?
針對這期經濟學人封面以「台灣經濟繁榮中隱藏的風險」為題的報導,引發央行操控台幣的說法,台美十四日首度共同發布「台美匯率議題聯合聲明」:一台灣不能操縱匯率取得競爭優勢,二是要求中央銀行每季公布干預匯市的數字。
從南韓在宣布關稅談判結果前,首先表明赴美大舉投資,再來美韓外匯協議,最後是進口美國產品:從上述聲明可看出台灣已進入第二階段,接著台灣能否爭取到「調降20%暫行關稅,且不疊加」的條件,應該很快就會有答案。而央行改為每季都要公布干預匯市的數字,顯見少掉央行在匯市的調節緩衝,匯市波動將會擴大。事實上台美聲明發布後,新台幣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夜盤行情立即急升,可以看出市場已浮現預期升值心理。
台幣升值最大的影響就在於以出口為導向的製造業,將嚴重侵蝕獲利,另外網路大神程世嘉更擔憂如果放手讓台幣大幅升值(例如升值20%),那龐大的未避險部位將瞬間蒸發。根據《經濟學人》所引述的美國經濟學家Brad Setser與Josh Younger的估計,未避險的曝險部位高達 2000億美元,約佔台灣GDP的四分之一。如此巨大的曝險一旦引爆,壽險業將會集體破產,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程世嘉認為這是長久以來的系統性陷阱,造成央行的潛台詞是:「我不是不升,我是真的不能升。」
民進黨缺乏各種專業人才不是新聞,重點還在小圈圈裡酬庸,嚴重破壞文官體制,從日前的小白兔吳音寧差點當上台肥董事長可見一斑,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於9月潰流,內政部長劉世芳直到釀災前兩週才找上水利專家李鴻源組團隊,難道民進黨不知道李鴻源是人才?如今台美關稅談判,卻由哲學系畢業、毫無財經背景的副院長鄭麗君領隊,大家滿頭問號之餘,也難怪律師出身的顧立雄,可國安會秘書長、金管會主委、國防部長,情治、財經、國防一把抓,顧立雄的全能全才放眼全球應該無人可及。
眼見台美關稅即將揭曉,除了要上貢台灣三代人累積下來的外匯存底,接下來的經濟硬仗,除了企業和民生衝擊,包括央行,包括金管會、經濟部,都必須站到第一線,賴政府如何穩定匯市、減少對美順差、推動產業轉型,這才是真正考驗台灣經濟韌性的時刻,而非以強調國防韌性,放任不入流網紅每天恐嚇台灣民眾凡事都是「中共仔的陰謀」。
- 記者:品觀點
- 更多政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