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曾嗆「浮起來再說」惹議 海鯤號浮航成功後徐巧芯這麼說

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預算今年初在立院遭凍結,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當時曾因嗆聲「先浮起來再講!浮起來就有錢了!」惹議。對於海鯤號昨天(17日)於高雄港完成首次浮航測試,徐巧芯語氣相對溫和,表示潛艦海試是專業,不能陷入「會不會動」這種層次的討論,她也強調國防非兒戲,更不是大罷免、大內宣的素材。
「海鯤號」原訂今年4月進行海上測試(SAT),但海測期程一再延宕,引發外界議論,不過總算在前天正式完成首次浮航測試。台船表示,接下來將接續下一階段的潛航測試。
對於過去的言論被網友挖出討論,徐巧芯昨天(18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潛艦測試至少要執行5個階段,包括泊港測試(HAT)、水面航行測試(Surface Trials)、初潛測試(Shallow Dive)、潛航性能測試(Full Dive Trials)、及戰鬥系統測試與武器發射試驗,光是泊港測試在節點上就延遲了77天(原訂4月1日完成),當然需要被監督。
徐巧芯指出,潛艦海試是一門專業,不光是看熱鬧或被帶風向,陷入「會不會動」這種層次的討論。是什麼原因在預算完全沒少的情況下仍然延宕?同時也需要討論未來海測是否也會延遲,影響交艦時間。
「沒有人樂見花掉納稅人500多億元造的海鯤號,最終不符使用」,徐巧芯強調,如果標準只是「能不能動」、「能不能自己動」,那豈不是拿國軍弟兄的作戰需求開玩笑?她批評,某些作亂的人根本不在乎國防、不在乎國軍,只想著把所有必須嚴肅面對、本於專業的事,都用來操作政治。「國防非兒戲,更不是大罷免、大亂台、大內宣的素材。」
徐巧芯今天(19日)受訪時表示,很開心海鯤號的海測終於開始,但如今只有浮航成功,而國防部長顧立雄也應按照承諾,在海測完全通過後,才來解凍50%的預算。
徐巧芯也強調,國民黨通過的預算中,有預留10億元讓國防部得以與台船簽約後續的2艘潛艦,才能在不影響國安的情況下,依然對此監督,而網路上許多說法及批評,都是對於潛艦國造不了解所產生的謠言,希望不要再有「潛艦浮起來就應該給錢」的謬論。(責任編輯:呂品逸)
(延伸閱讀:海鯤號完成首次海上測試 台船說明後續規劃)
- 記者:上報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