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普發現金1萬元吵什麼? 「爭議點、可能發放時間、資格及5大領取方式」帶你看

【懶人包】普發現金1萬元吵什麼? 「爭議點、可能發放時間、資格及5大領取方式」帶你看

面對美國對多國祭出高額對等關稅,為因應國際經貿風險與地緣政治變局,立法院近日火速三讀通過特別條例,編列高達新台幣5450億元的特別預算。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並明定最遲須於2025年10月31日前發放完畢。

不過,法案審議過程並不順利,除了藍白不願編列1000億補貼給虧損的台電外,普發現金也引發行政院警告「恐債留子孫」,朝野為此在國會激烈交鋒,各有主張。而特別條例三讀後,也引起行政院的反彈,批評其已涉違憲、違法,讓外界關注,這筆「已說好要發」的現金紅包,是否仍有可能生變。

《上報》整理了「普發現金」的來龍去脈,帶讀者一次看懂,普發現金背後的立法攻防、三黨分歧焦點,以及行政院若拍板後,民眾最關心的申請方式、發放時程與提領辦法,通通整理給你。

「普發現金1萬元」從哪來?

行政院在今年5月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原規模為4100億元,聚焦在三大主軸:國土安全韌性、產業支持與社會支持。


【懶人包】普發現金1萬元吵什麼? 「爭議點、可能發放時間、資格及5大領取方式」帶你看
行政院提出「4大主軸」包含10大措施,強調此案是為緩解美國關稅衝擊,助台灣穩健因應變局、逆勢前行。(行政院提供)

但在立法院審議過程中,國民黨團主張應大幅擴編預算,最終將總額上修至5450億元。其中,「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成為最大亮點,象徵政府與人民站在同一陣線,共同面對國際挑戰。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強調,根據財政部資料,政府111年度超徵稅收逾5000億元,112年度也有3860億元,113年甚至創下史上新高的5283億元。四年總計稅收超徵高達1兆8707億元。他呼籲政府「還稅於民」,儘速發放現金,讓民眾有感、也能安心面對外部衝擊。

藍白合作闖關 政院憂債留子孫

藍綠白3黨團版本

民眾黨團
主張維持普發現金6000元,刪除所有「國土韌性」相關預算,堅決反對納入該項目,並與國民黨未達成共識

國民黨團
支持將普發現金調高至1萬元、刪除補貼台電千億預算,改新增2350億普發現金1萬元,主張還錢於民,並放行國土韌性預算1500億,匡列特別預算上限為新台幣5450億元

民進黨團(政院版本)
行政院原版預算為4100億元,包含:1500億用於強化國土防衛與韌性建設、930億支援經濟產業、1670億社會支持措施,並特別編列1000億元補貼台電虧損

最終在7月11日的立法院表決中,國民黨憑藉席次優勢主導戰局,明確表態反對編列1000億元補貼虧損累積的台電,批評這是一個無底洞式的支出。藍營提出修正條文,對法案名稱略作調整,並列出11項具體經費用途,包括金融體系穩定、就業扶助、農業支持、教育與人才培育、健保與勞保基金補強、弱勢照顧、國防強化,以及最受民眾關注的每人發現金1萬元。

雖然二讀時藍白各挺己案,但三讀最終聯手,以60票贊成、44票反對通過國民黨版本,正式拍板定案。

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指出,去年政府稅收超徵5283億元,累計歲計剩餘逾8000億元,即使發放全民每人1萬元,也只占超徵稅收的約四成,呼籲政府落實「還稅於民2.0」,讓全民共享經濟成果。她也批評,納稅人的錢不該只補貼效能不彰的台電,更質疑:「難道只能拿去讓綠友友開發光電?」


【懶人包】普發現金1萬元吵什麼? 「爭議點、可能發放時間、資格及5大領取方式」帶你看
國民黨主張,鄰國普發現金已成常態,台灣不該落後。(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反觀政院版草案原本以歲計剩餘4100億元為編列上限,未納普發現金。如今若增加2350億元支出,勢必得舉債支應。行政院對此表達遺憾,強調撥補台電是照顧民生的重要政策,雖感謝立院支持國土韌性建設,卻對千億補貼未通過深表遺憾。

外界關注政院是否會聲請釋憲,行政院目前未明確表態。有媒體報導指出,政院考慮透過不編列預算來「技術性解套」,但也未排除釋憲可能。消息曝光後,再度引發在野反彈,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怒批行政院長卓榮泰「把自己當太上皇」,質疑民進黨是否已忘記憲政分立原則,強調立法院通過的法律,所有人都應遵守。


【懶人包】普發現金1萬元吵什麼? 「爭議點、可能發放時間、資格及5大領取方式」帶你看
立法院長韓國瑜敲槌通過藍營版本,不過行政院還沒有明確表態。(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普發現金」三讀 藝人、綠營紛紛開砲

在藍白兩黨合力推動下,立法院順利通過普發現金1萬元的預算案,卻也引發社會各界不同聲音。資深藝人、有「國民奶奶」之稱的譚艾珍便公開表達強烈反對,直言這是「超爛政策」,認為政府不該把錢全面撒出來,而是應優先投入真正需要的地方,例如偏鄉教育、急難救助、以及獨居長者的照護。她質疑:「政府現在是在當財神爺發糖果嗎?」雖然預期會有爭議,譚艾珍仍表示,說出真話是她作為公民的責任。


【懶人包】普發現金1萬元吵什麼? 「爭議點、可能發放時間、資格及5大領取方式」帶你看
資深藝人譚艾珍表態堅決反對「普發一萬」。(擷取譚艾珍臉書)

民進黨團也展開反擊。幹事長吳思瑤與書記長陳培瑜今(14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此案根本是「變相賄選」,質疑藍營為了罷免選舉鋪路,燒掉2350億公帑,怒斥「賄選買票果然是國民黨DNA」。兩人也澄清,這次發放與過去的消費券、振興券、或6000元現金不同,批評在野黨刻意抹黑、斷章取義。

綠黨團也舉例,若以2300億來看,可以用在「0到6歲國家一起養」撐2.2年、長照經費用2.5年、治水預算撐6.7年、育兒津貼可發7年、租金補助可用8年、T-PASS通勤票可撐26年等;若用在建設,可以蓋4-6萬戶社會住宅、打造7艘潛艦及69個無人機與航太園區、基隆捷運2條、汐東線捷運4條、高鐵延伸屏東、花東鐵路雙軌5條、蓋12個竹科、中科、南科園區。


【懶人包】普發現金1萬元吵什麼? 「爭議點、可能發放時間、資格及5大領取方式」帶你看
吳思瑤反駁,指出藍營誤導輿論,實際上中央可動用的歲計賸餘僅剩335億元,根本無法如藍委所稱支應全民發現金,痛批這是以錯誤數據混淆視聽。(陳愷巨攝)

「普發現金1萬元」領取資格

普發現金1萬元的資格條件以「全民」為核心,力求公平涵蓋各族群,參考過去振興券和現金發放經驗,規劃更周全便捷的領取方式。

中華民國國民

持有居留證的外籍人士(依照行政院具體規劃)

特定弱勢族群,例如低收入戶及身心障礙者,將享有「免申請登記,直接匯入帳戶」的便利服務

5大可能領取方式

參考過去政府發放振興券及各類補助金的經驗,普發現金1萬元預計將透過以下五種主要方式發放,確保全民便利領取:

線上登記匯款


民眾可透過專門網站登錄健保卡號、身分證或居留證號,以及銀行帳戶資訊,經核對無誤後,現金將直接匯入指定帳戶,方便快捷

ATM提款


民眾可於指定銀行的自動提款機輸入身分證號與金融卡,直接提領現金,延續過去現金發放的便利模式

郵局現場領取


類似振興券發放方式,持健保卡者可前往郵局現場領取現金;無健保卡者須攜帶身分證或居留證。若委託代領,雙方需備妥相關證明文件

免登記自動匯款


凡已領有勞保、國保、退休金、低收入補助、身心障礙生活津貼等相關政府補助的對象,將自動匯款到既有帳戶,不需額外申請

名冊造冊發放


針對偏鄉或偏遠地區無法使用ATM或郵局服務的民眾,政府將以造冊方式,安排其他便捷領取方案,確保不因地理限制而遺漏任何人

到底發不發? 總統、行政院仍握「關鍵鑰匙」

雖然特別條例已於立法院三讀通過,但並不代表立即生效。法案仍須送交總統府與行政院,若行政院選擇不提出異議,總統須在10日內完成公布,之後行政院才能依條例編列特別預算,再送交立法院審查通過,才算真正啟動發放流程。

由於這次法案是由國民黨主導通過,行政院仍保有在10日內提出覆議或聲請釋憲的權力。一旦啟動覆議程序,1萬元現金發放恐將出現變數。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覆議權屬於行政院,但實際是否提出,還須總統同意。換句話說,若總統不支持,行政院即使有意也無法動用覆議權,後續發展仍存在政治變數。(責任編輯:呂品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