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賴清德揪團企業赴美投資遭AIT拒絕 總統府回應了

有報導指自4月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後,總統賴清德多次邀請產業領袖前往官邸會商,期望由企業組團赴美投資,作為關稅談判籌碼。然而,此想法卻遭美國在台協會(AIT)否決,表明台灣企業赴美投資無需政府協助,使原本作為外交籌碼的投資計畫面臨變數,不過稍早總統府回應,報導情節並不存在。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表示,報導所稱情節並不存在,事實上我國政府與美方在各領域上都有緊密聯繫,經貿上更持續致力於雙邊產業的合作,穩健發展,並無報導所稱情事,籲請媒體報導前應確實查證。
根據《鏡週刊》今報導,知情人士透露,面對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賴清德曾希望官民合作,拜託赴美設廠的大廠協助,組團增加對美投資,希望讓關稅衝擊降至最低。不料AIT卻表示,赴美投資由美方直接談就好,無需台灣官方協助,讓業者幫不上忙。
根據彭博社等外媒報導,川普仍不滿台灣提出的條件,導致台灣被課20%的暫時稅率。美方要求,台灣需比照日本、韓國的投資規模,才能享有15%稅率,日韓兩國分別承諾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和3500億美元。
資深科技業者則認為,除了台積電赴美投資的1650億,川普要得更多。但就算農業、汽車、保健食品,甚至向美方購買石油、天然氣、飛機與軍火等,都比不上貿易逆差最大的半導體與資通訊。且川普想要掌握半導體與AI技術,藉此對抗中國。
美國即將宣布對半導體及相關產品課徵關稅的「232條款」調查結果,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顯卡和伺服器是台灣資通訊出口大宗,輸美佔比達6、7成,萬一課稅會嚴重打擊台灣出口。也有半導體業主管憂心,台灣要讓利到什麼程度,美國才會滿意?他提到,川普想要台積電把先進製程的技術交出來,或要台積電拯救英特爾,若要台積電投資4000億美元,等於是把核心都送給美國。(責任編輯:卓琦)
(延伸閱讀:郭智輝談關稅拋「投資美國4千億」惹議 經濟部急澄清:只是舉例)
- 記者:上報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