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一萬充滿認知作戰 釋昭慧:台灣還有一群人不愛錢

玄奘大學宗教系教授釋昭慧日前發起「拒領普發1萬元」運動,並建議政府開設「轉入國家續命專款」的管道。她今天(19日)拜會行政院長卓榮泰時指出,普發現金背後充斥認知作戰,導致民眾出現「不領就吃虧」或「不領政府就亂花」的想法,直言這種認知戰太可怕,「大家被拖到更深的共業中,仇恨值一直飆升」。





釋昭慧表示,「搶救國庫聯盟」並非不等於支持綠營,在場也有忠貞國民黨員,不應再被簡化成藍綠對立。她認為,普發現金屬於無差別式大撒幣,效果不彰,真正需要的應該是針對弱勢的政策,例如大學生學雜費補助,才是把錢用在刀口上。





她直言,現階段普發已淪為政治喊價,候選人爭相加碼,只因為「選民愛錢」的印象根深蒂固。但她呼籲,社會還有另一種聲音,要讓候選人知道,台灣有一群人不愛錢,而是把弱勢者的苦難放在心裡。對她而言,接受舉債發放的現金並非榮耀,而是一種恥辱。





針對有人認為「不拿錢,政府會亂搞」,她則批評這種說法是對文官體系的羞辱,更是認知作戰的延伸,導致連原本不想領的人也覺得「不拿是傻瓜」。因此她提出,應建立正式管道,讓拒領者能表態,而不是被迫低調處理,也是對認知作戰的回擊。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接見釋昭慧時則表示,感謝也感動有人願意犧牲權益,提供一個正面、健康的選項,讓國家能有更多思考,期盼討論後能有對全民最好的作法。





釋昭慧透露,她很感動卓榮泰願意接納此建議,雖然這種做法可能引來批評,但她仍希望能嘗試推動。最後她也澄清,自己並非慈濟弟子,行動與慈濟無關,「罵就罵我,不要牽扯慈濟」。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