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全球數位人權大會」開幕 鄭副院長:推動數位治理「臺灣模式」 引領數位科技為「人與社會」服務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24)日出席「RightsCon全球數位人權大會」開幕式時表示,感謝Access Now長期為數位人權做出巨大貢獻,並搭建RightsCon這個重要的全球平臺,同時也感謝今(2025)年選擇在臺灣舉辦本次大會,讓臺灣有機會和全球分享正在推動中的數位治理「臺灣模式」,一起為促進數位人權保障、邁向更好的數位社會而努力。鄭副院長表示,身為行政院資安長,她很清楚臺灣正遭受來自境外巨大的資安威脅,也看到民主臺灣正面臨數位科技的新挑戰。鄭副院長強調,臺灣從90年代歷經民主化至今,已成為重視人權保障及社會平權的民主國家,而90年代也是數位革命的起點,如今臺灣已成為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基地,並進入AI科技浪潮的新時代,除見證智慧科技帶來的機會外,也看到智慧科技所帶來共同的挑戰,例如:隱私保護、深偽技術、數位犯罪、數位暴力等。鄭副院長指出,面對巨大的資安威脅,政府正積極增進資通安全,維護民主的韌性。相對於極權主義國家使用數位科技監控人民、審查言論,並對世界帶來數位極權的巨大威脅;在臺灣,公民團體與政府一起推動開放資料、開放政府,共同使用數位科技促進公民參與。鄭副院長說,以她過去參與社會運動的經驗,她始終相信社會價值將可以引領科技的用途。鄭副院長提到,世界正處在一個分水嶺上,在數位科技時代,究竟是要往更民主、開放、包容、多元的社會邁進,或是更加倒退?處於極權及衝突地帶的人們,將因數位科技而更自由或不自由?她認為每個時代的科技典範移轉,都會帶來社會變遷,但社會也不斷重構人權體系,來維繫每一個人的自由、權利及社會平等。在工業時代,人權不只是公民及政治權利,也是社會權、文化權、環境權及平等發展的機會。鄭副院長強調,現在政府的共同使命,就是在數位時代重建人權觀,以數位權利出發,建構良善的數位治理,再一次定義公民權利、政府義務與企業責任,並透過公私協力,以及跨國全球公民社會共同努力,引領數位科技為「人與社會」服務。鄭副院長指出,在自由民主的臺灣,期待可以善用科技,讓數位社會朝向更民主、更符合公眾福祉的方向邁進。過去幾年來,政府努力推動縮減數位落差,以及數位性暴力防治,而今(2025)年將是臺灣建立數位治理關鍵的一年,政府目前已提出《資通安全管理法》修法,近期也將提出《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組織法》草案,分階段推動《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法,落實人權與個人資料保護。此外,政府正研擬《人工智慧基本法》及「資料治理法規架構」,發展可信任的AI,希望兼顧人權保障與創新應用;同時也已提出「智慧國家2.0」數位新綱領,除推動高科技的全球民主供應鏈外,更透過軟體及資料驅動創新,鼓勵增進人類生活福祉的各項AI創新應用,讓臺灣成為可信任的AI創新應用提供者。鄭副院長強調,身為行政院永續長,她始終相信創新與永續是一體兩面的,希望能夠透過創新來達成永續發展。目前聯合國已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臺灣非常樂意倡議「以數位科技為人類和地球謀福祉」作為第18項目標,並以此協助其他17項永續目標的實踐。最後,鄭副院長表示,臺灣最南端的鵝鑾鼻燈塔,曾被稱為東亞之光,指引航行的船隻,而我們也自我期許,有一天臺灣能成為東亞的民主燈塔,在此發展數位民主、數位韌性、推動良善的數位治理,來增進數位人權的保障,促進數位社會的永續發展,並期待能夠和在座與會者相互學習,一起行動,共同作為全球數位團結最堅定的夥伴。包括蕭美琴副總統、行政院林明昕政務委員、數位發展部黃彥男部長、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王幼玲副主任委員、法國數位大使Henri Verdier、歐洲經貿辦事處谷力哲(Lutz Güllner)處長、Access Now執行長Alejandro Mayoral Baños、RightsCon總監Nikki Gladstone、財團法人開放文化基金會李欣穎執行長等均出席今日活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