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代幣化小組」完成驗證技術的可行性,下階段重點在法規調適

為順應國際金融市場發展潮流,並進一步提升監理效能,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協力集保公司及金融機構於113年6月組成「現實世界資產(Real World Assets,下稱RWA)代幣化小組」,該小組已於114年9月25日完成期末(實證)報告,完成驗證技術的可行性。

「RWA代幣化小組」成員包括中央銀行、集保公司及9家金融機構(包含國泰證券、國泰投信、中國信託銀行、統一證券、台新銀行、凱基證券、元大金控、台北富邦銀行、凱基銀行),並由財金公司、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元富證券擔任支援團隊,以國內債券、外國債券、基金為代幣化標的,分三組以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下稱POC)方式測試RWA代幣在我國金融市場推動的可行性。三分組於114年1月進行期中(POC規劃)報告後,以模擬測試方式進行實證,並於114年9月25日完成期末(實證)報告。三分組實證內容概述如下:

(一)國內債券分組:透過自建的區塊鏈及RWA交易平台,提供臺幣計價公司債及金融債代幣(數位原生)的認購、發行、交易、配息、還本付息及保管等服務,並串接中央銀行代幣化金流平台(由財金公司建置,下稱金流平台)運用臺幣存款代幣達到款券即時同步交割(Delivery versus Payment,下稱DVP)。

(二)外國債券分組:透過集保公司建置的區塊鏈平台,將外國債券代幣化(數位孿生)、碎片化後,提供配息、還本付息等服務,並利用自建交易平台提供投資人及自營商交易服務,及串接財金公司金流平台,運用美元存款代幣達到DVP。

(三)基金分組:透過集保公司建置的區塊鏈平台,將臺幣貨幣型基金及臺股股票型基金代幣化後(數位孿生),提供申購、贖回、交易等服務,並串接財金公司金流平台,運用臺幣存款代幣達到DVP。

三分組在初級與次級市場採用區塊鏈及智能合約等技術,並串接金流平台存款代幣功能,達到減少交割時間、近乎全天候交易、自動化配息/還本付息、降低投資門檻,及提升作業、監管及資金運用效率等實證成果及預期效益。

業者進行實證過程中也大量蒐集國外案例及經驗,發現國際上仍面臨諸多待解決議題,因此未來我國推動上仍需穩步向前:

(一)在效率面,雖然國際上已有RWA代幣交易平台及相關機制,但其交易量相較傳統資本市場債券、基金的交易量仍偏低,且因傳統資本市場已有很高的交易及結算效率,目前一些測試的案例都屬小規模,當市場放大時,是否仍能創造高效益尚待追蹤。

(二)在法規面,業者觀察已發展RWA代幣交易的國家,相關法令規範尚無趨向一致的情形,有朝訂專法、修正既有法律或回歸既有法令的解釋等方向進行,不同法規調適方向各有優缺點,仍需因地制宜及評估未來與國際接軌的彈性。

(三)在市場參與者角色部分,以RWA代幣底層資產為有價證券為例,全球有價證券的交易歷經四百年發展(臺灣證券市場也有60年的歷史),才有證券商等中介機構,及證券交易所與集中保管機構等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由傳統中心化資本市場轉換到採智能合約、去中心化或去中介化等機制,將是市場一大變革,傳統機構要如何轉型、投資人如何改變投資模式、如何維持市場的信心與秩序等,都需要經過測試及調整。

金管會表示,這次「RWA代幣化小組」的概念驗證為我國測試RWA代幣交易帶來非常寶貴的經驗,也讓業者重視國際趨勢,未來金管會推動重點,將聚焦法規調適、代幣交易平台建置及國際鏈結三大方向:

(一)在法規調適方面,金管會已請集保公司與櫃買中心委外研究有價證券代幣化的法規調適議題。此外,「金融行動創新法規調適平台」的科技創新法規檢視小組已決議成立「數位資產專題」委員會,並分RWA代幣化及穩定幣兩分組研究法規調適議題,屆時將邀請學者專家、RWA代幣化小組成員及金管會相關局處參加。

(二)在RWA代幣交易平台建置方面,金管會參考國際案例,規劃由周邊單位及金融機構共同籌組RWA代幣交易平台,並成立「RWA代幣平台專案小組」,推動平台規劃及建置作業,該小組目前已召開三次會議,後續將持續研擬平台營運及監理架構。

(三)在國際鏈結部分,金管會持續鼓勵小組成員透過既有交流管道分享國際發展趨勢,並將待法規調適及平台規劃方向明確後,適時推動與國際機構的合作計畫,強化我國RWA代幣化與全球市場接軌。

本次三分組之POC成果均展現可行性,但期末報告並非終點,而是邁向「可行」轉化為「可用」之重要起點。金管會將持續與中央銀行、RWA代幣化小組、法規調適平台專家學者等密切協調,確保未來RWA代幣化交易、交割與金流安排等機制能與國際實務接軌,共同為台灣金融市場帶來更多創新與發展。

聯絡單位:金融市場發展與創新處

聯絡電話:(02)8968-0198

如有任何疑問,請來信:本會民意信箱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