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竹筍節登場 農村再生推動地方創生

大埔竹筍節登場 農村再生推動地方創生

【創新聞記者 陳雅琪/雲林 報導】雲林縣古坑鄉大埔社區24日上午盛大舉辦「竹筍節暨農村再生活化行銷活動」,現場結合醬筍DIY體驗、農夫市集、農特產品展售與在地文化表演,吸引大量民眾湧入,充分展現農村多元產業魅力與地方創生活力。


大埔竹筍節登場 農村再生推動地方創生

此次活動由大埔社區與縣府共同推動,縣長張麗善、鄉長林慧如、社區理事長張和賢等貴賓親自到場,邀請鄉親一同品嚐在地鮮筍、鳳梨、龍眼等農產品,並參與體驗活動,感受濃厚的社區文化氛圍。

雲林縣城鄉發展處處長林長造表示,大埔社區長年以竹筍產業為核心,並融合周邊農產逐步打造出具特色的農村品牌。在農業部與縣府的輔導下,社區推動農村再生計畫,強調「生活、生產、生態」的三生理念,不僅強化產品行銷,也重視生態保育與文化傳承,成為農村轉型的典範之一。


大埔竹筍節登場 農村再生推動地方創生

林處長指出,縣府將持續協助社區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休閒觀光與異業合作,導入數位行銷機制,讓農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未來更期待竹筍節能成為代表雲林農村精神的重要活動,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參與。

縣長張麗善也強調,大埔社區曾面臨人口老化與青年出走問題,但在社區理事長張和賢8年來的積極推動下,藉由舉辦各類地方活動,不僅凝聚社區意識,也讓居民對家鄉更有認同感。此次竹筍節不僅是產業展現平台,更是教育、文化與親子共融的重要場域。

她表示,本次活動中的醬筍DIY與免費品嚐試吃,成功讓民眾實地參與農業製程,了解在地農產品背後的努力與價值;農夫市集展售的多樣農特產品,也讓消費者能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地小農,活絡地方經濟。


大埔竹筍節登場 農村再生推動地方創生

此外,張縣長特別提到「古坑產業加值園區」的重大進展。歷經多年規劃與審查,該園區已通過環評、設園核准,並取得開發許可。縣府於7月29日與台糖公司簽署土地合作開發協議,園區總面積約71公頃,其中43.8公頃將作為產業用地,鎖定低污染產業進駐,預期可創造逾3,000個就業機會,為古坑鄉注入新經濟動能。

活動現場貴賓雲集,包括副縣長謝淑亞、社會處長林文志、文觀處副處長陳世訓、農業處科長柳昆宏、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代理署長蘇茂祥、多位議員與地方代表皆到場共襄盛舉,展現對地方農村再生與創生發展的高度支持。(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