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融入新聞教育 雲林縣新聞職業工會研習注入新思維

AI融入新聞教育 雲林縣新聞職業工會研習注入新思維

【創新聞記者 陳雅琪/雲林 報導】AI技術快速發展的浪潮下,由雲林縣政府指導、雲林縣新聞職業工會主辦的「114年雲林縣勞工教育研習活動」,於9月21日盛大舉行。此次課程以「媒體多元共學,勞工專業精進」為主軸,融合勞動法令宣導、媒體識讀教育及AI應用實務,幫助與會者全面升級專業能力,進一步提升媒體素養與數位競爭力。

台塑企業與百年品牌西螺大同醬油鼎力支持此次研習活動,促使整體課程內容更臻豐富與實用。課程中邀請多位重量級講師分享產業經驗,包括張錫輝博士及多位資深媒體人,針對新聞從業者如何運用AI工具提升數位應變能力、善用ChatGPT輔助新聞製作、處理突發事件的新聞判讀與報導方式、新聞攝影與文稿撰寫技巧,以及數位平台經營與電子報發行策略等面向進行深入探討。

與會學員普遍反映收穫良多,尤其在AI時代下新聞角色定位與工具整合上的實務應用,對於在瞬息萬變的媒體產業中如何「不被淘汰、反而創新突破」,有了更清晰的藍圖。

雲林縣新聞職業工會理事長蘇智勇指出,AI時代帶來的是全面性的挑戰與轉型,傳統媒體人若不能掌握科技脈動,將面臨被時代淘汰的風險。他強調:「從虛擬主播到自動化寫稿,AI已經在新聞工作中落地實用,因此我們應主動學習、轉化角色,將AI作為協助創作與提升品質的工具,而非威脅。」

此次企業贊助單位也分享對勞工教育的高度認同與支持。台塑企業麥寮管理部副總經理蔡建樑表示,新聞媒體是社會的鏡子,強化從業人員專業素養,不只是提升報導品質,更有助於形成良性的公共輿論。他說:「台塑長期支持在地教育與公益活動,這次參與研習,就是希望協助新聞工作者在新媒體環境中持續前進。」

而創立於1911年的大同醬油,也以文化深度回應媒體發展。經理曾士豐指出,現今媒體樣貌趨於多元,唯有兼顧深度、廣度與正向價值,方能引導社會正能量。他認為媒體與傳統產業有相似之處,皆需不斷創新與堅持品質,才能持續走在時代前端。

本次勞工教育研習不僅傳遞新知,更深化媒體人對AI工具的理解與應用,為新聞產業注入新活力,也體現政府與民間共同為產業轉型與職能提升攜手努力的成果。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