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建國眷村化身五感劇場 古蹟日喚醒文化記憶

虎尾建國眷村化身五感劇場 古蹟日喚醒文化記憶

【創新聞記者 陳雅琪/雲林 報導】2025年雲林全國古蹟日主題活動「築蹟眷影」,9月20日於虎尾建國眷村文化園區盛大登場,雲林縣政府以文化資產活化為核心,融合劇場藝術、五感體驗、市集活動與歷史場景,將沉靜的眷村空間轉化為充滿生命力的五感劇場,吸引來自全台各地民眾踴躍參與。

本次活動由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主辦,主題為「築蹟眷影」,透過走讀式展演、多媒體裝置、味覺體驗及在地市集,讓民眾在巷弄間穿梭、在演出中感知歷史,從多重角度認識雲林的文化深度與土地故事。

活動最大亮點之一是兩檔打破傳統劇場框架的「移動式展演」:《骨之未名》由壞鞋子舞蹈劇場演繹,透過舞者身體與眷村空間對話,詮釋台灣土地歷經三段政權更迭的歷史記憶;而希舞集聚舞蹈劇團推出的《晨土上的塵光》,則邀請觀眾進入眷舍內,聆聽耄耋長者趙楊嫦敏女士述說生命故事,透過影像與舞蹈交織,呈現跨時代情感共鳴。

虎尾建國眷村化身五感劇場 古蹟日喚醒文化記憶

夜晚壓軸的「微醺餐桌」則以節氣為題,融合地方食材與傳統辦桌文化,由抱糰料理與AKIRA無菜單料理兩位在地主廚聯手設計「三代人的辦桌」,不僅滿足味蕾,更讓人品味出地方人情與歷史風土,80席座位甫開放即秒殺,成為眷村夜晚最溫暖的風景。

園區內同步開展近30攤主題市集,網羅在地文創、農產、復古選物與親子體驗活動,呈現眷村節慶氛圍,特別是攀樹體驗活動讓親子能攀上老樹俯瞰整個聚落,是今年最具人氣亮點之一。

虎尾建國眷村化身五感劇場 古蹟日喚醒文化記憶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文化資產不只是靜態建物,而是連結人、土地與生活的記憶,「築蹟眷影」透過多元藝術形式,讓民眾重新走入文化場域,感受歷史溫度與土地的聲音。自108年起,縣府已修復39處文化資產、登錄18項無形文化資產及11位保存技術者,並於2024年獲選《遠見》雜誌「文資潛力之城」。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補充,「築蹟眷影」不只是古蹟日活動,更是「全國百大文化基地」具體實踐之一。虎尾建國眷村再生成果已獲15項國內外獎項肯定,今年更榮獲2025 APSAA亞太永續行動獎金獎,象徵雲林在文化保存與永續發展的堅定腳步。(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