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Walking 信義/廣慈 打卡集點健康添活力

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久坐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第2型糖尿病發生率有關,建議18至64歲成人每週應該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是75分鐘的劇烈強度運動,並提出「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與「一次完成」同樣有助於健康。為提升社區居民及職場同仁身體活動量,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持續於社區及職場推動健走活動,把健走落實在生活中,共同邁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周真貞主任表示,為了提升民眾健康體能,已輔導轄內成立10隊健走隊,113年累積健走共632場次,參與人數18,315人次。已參加健走隊多年的中全公園隊徐隊長說,當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舉辦「健走訓練課程」時,大夥都覺得不用花大錢,就呼朋引伴陸續加入組成運動群組,互相邀約及提醒,自主運作與管理固定時間在公園集合。另外信義區六藝里的健走課程,在眾多參與者中有位特別顯眼的輪椅阿嬤,專注地看著老師認真地學習。笑著說:「雖然我不能走,還是可以動一動。」她坐在輪椅上,挺直背脊,跟著隊伍一起前進,跟著唸口訣,她用自己的方式投入這場健走活動。在隊伍最後,還有一位拄著拐杖的阿公慢慢地走著,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走很慢捏……」,護理師鼓勵他:「沒事的,走得安全就很棒了!」這一天,無論是能走的、拄拐杖的,還是坐輪椅的,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這場健走活動。

為預防職場員工久坐型態衍生慢性病問題,在信義區陳冠伶區長的帶領下,由健康服務中心策劃合署辦公大樓「信義廣慈綠健走AR實境伴我行」計畫,員工使用手機實境遊戲一起走路、或內建程式、或臺北市推廣的U-SPORT等每月統計步數一起加入競賽,並於區務會議表揚「步數王」及「打卡王」。這次參加的有11個合署單位270位同仁,其中BMI值肥胖者34.7%(93人)、過重者16.0%(43人),每日走路小於4,999步者占26.6%(69人),每日平均久坐時數為7.5小時,甚至部分每日久坐時數高於8小時,期望同仁了解身體狀況後,更重視運動的重要性。周真貞主任建議,要中斷久坐,盡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起身活動的次數,若在辦公室則起身拿影印文件、茶水間裝水,在家則利用電視廣告期間起身動一動,同樣可以減少長時間久坐對於健康的危害。也可以每坐30分鐘就站起來走動一下,就能刺激肌肉和骨骼,讓身體功能回歸正常。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報告,當坐姿連續6小時以上時,便是久坐,教育部體育署「中華民國113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案報告書」顯示,國人通常會以「因為工作沒有時間」、「懶得運動」、「工作太累」等原因不去運動。只要能利用零碎的時間增加身體活動量都能對健康有助益,一天運動30分鐘,可以分成2次15分鐘,或3次10分鐘完成,即使不能達到建議活動量,少量的身體活動依然好過於不活動,邀請社區居民和上班族一起「拒久坐,來運動」,無論上班或是居家都能將身體活動融入生活!希望市民朋友一起用最簡單的健走方式,一起走向健康,相關訊息請洽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02-27234598分機6162陳小姐)。

共同學習正確健走,請跟著黃薰隆理事長,教練帶您去健走-「步步健康,迎向健走生活」連結影片如下。

【現場示範】--黃薰隆理事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