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張紙到一畝田 「正隆大學堂」攜手蔡東纂教授共推「智慧永續農業」
記者李梅金/台中報導

「正隆大學堂—智慧永續農業系列課程」4日正式啟動。
面對全球極端氣候與生態危機日益加劇,國內工業用紙大廠正隆公司呼應「自然永續,紙向淨零」集團目標,除研發以100%再生紙製成的環保抑草紙,特別攜手蔡東纂教授推出「正隆大學堂—智慧永續農業系列課程」,自5月4日起於正隆后里分公司啟動,打造從知識傳授到田間實作的一條龍綠色學習平台,期使台灣農業邁向自然永續發展。
「植病俠醫」蔡東纂教授開講。
「正隆大學堂—智慧永續農業系列課程」每月首周的周日上午在正隆后里分公司上課,串聯產官學研能量及第一線的農友,為台灣農業永續轉型奠基,以農業力再創永續國力。
4日的啟動的正隆大學堂課程,包括國立中興大學詹富智校長、農糧署中區分署長陳尚仁、台中市府農業局副局長蔡勇勝、正隆總經理張清標親臨現場,共同見證產業創新的重要時刻,力挺台灣永續農耕,透過課程推動自然友善的作物管理新模式,以知識、技術與實作串聯產官學研能量,全面提升農業氣候韌性,來自全台100多位農友也專程遠從台東,北高等地前來。
正隆總經理張清標
2025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極端氣候、生物多樣性流失與生態崩潰、地球系統重大變化,依然高居全球長期風險前三名。2024年單年氣候災害已造成全球高達3,680億美元經濟損失,全球氣溫屢創新高,森林退化、空氣污染與糧食安全問題日益凸顯。面對持續暖化與極端天氣頻發,強化農業生態韌性、提升土壤碳匯,並推動低碳耕作,已成為國家減碳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強調「自然永續」,正隆以紙業本業技術跨域農業,積極延伸自然為本精神,運用100%再生紙研發出低基重環保抑草紙,致力扭轉傳統塑膠地膜難以分解、農藥殘留所帶來的土壤危害,為台灣農業氣候調適與土壤碳匯打下堅實基礎。從一張紙到一畝田,引領現代農業回歸自然友善的生產方式,落實對本土環境與糧食安全的企業責任。
水稻田插秧時鋪設環保抑草紙。
有「植病俠醫」美譽的蔡東纂教授,在植物病害防治與永續農業領域深耕多年,培育出廣受農民信賴的「蔡十八菌」與「谷特菌」,幫助作物自然抑蟲、開根。本次課程中,蔡教授以「作物模式化栽培管理」為核心,協助農民解決生產挑戰,提升作物產量與品質,同時推廣合理施肥、正確用藥的觀念。蔡教授強調,台灣亞熱帶氣候使得農藥使用在所難免,但掌握正確的「時機點」可大幅降低對人體與環境的傷害,並推動農藥「未檢出」目標,讓農產品真正達到無殘留的高標準。
台中市農業局蔡勇勝副局長表示,謝謝蔡教授帶領許多農友創造奇蹟跟收益,他也代表市府感謝正隆舉辦課程幫助農友。正隆總經理張清標強調,正隆將持續串連產官學研能量,擴大智慧永續農業課程規模,打造一條龍「綠色學習平台」,成為台灣邁向自然正成長的重要推手。
更多新聞推薦
● 綠罷免片 兒子嗆老爸「國家亂七八糟念書有什麼用」 網嘆「文革綠衛兵真實上演」:爹親娘親,不如賴主席親- 記者:記者李梅金/台中報導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