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 謝金河談美元美債不可取代性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3)日在臉書發文,分析美元及美債的不可取代性。(圖/記者顏真真攝)
[NOWnews今日新聞] 人民幣國際化喊了將近10年,這些年金磚國更努力棄美元,力圖讓人民幣取代美元。不過,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3)日以「美元,美債的不可取代性」為題在臉書發文表示,中國不斷努力想要讓人民幣國際化,試圖減持美元、美債,但成效不彰,全球貨幣交易仍然以美元,占比達89.2%,而外國人持有美債部位創下9.1587兆美元新高紀錄。
謝金河指出,人民幣自2016年加入國際貨幣基金提款權以來,人民幣國際化喊了將近10年,2021年中國大陸規模減持美債5824億美元,在美中角力下,大家都很擔心美債從此一蹶不振!不過,2025年駛過4分之3,回頭來看,世界仍然很難捨棄美元。
首先是中國減持美元,讓全球央行的美元比重一度降至56.2%,現在爬升回到57.74%,歐元從21.13降到20.06%,但人民幣占比只有2.13%,比重仍然很低。中國不斷努力想要讓人民幣國際化,但成效不彰。
其次是中國把減碼美債的資金拿去購買黃金,白銀,造成黃金,白銀大漲,而中國減持的美債被英國,日本央行接走!本來大家覺得中國減持美債會重創美國經濟,現在回頭看,外國人持有美債部位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創下9.1587兆美元新高紀錄。
三,全球貨幣交易仍然以美元為主,2022年美元佔比88.4%,如今上升至89.2%,人民幣從7%上升至8.5%,和美元的差距仍然很大。謝金河認為,這些年,金磚國努力棄美元,力圖讓人民幣取代美元,這過去10年收效有限。
相關新聞
美拋「台美晶片五五分」 謝金河揭美國背後策略:台灣時間來了
全球AI競賽台灣只靠台積電?謝金河揭這供應商股價「4元變千元」
沒有「AI」變「BI」?謝金河:恐掀台灣政壇地震、陷冰火兩重天
- 記者:nownews
- 更多財經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