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 存在設計︱清奇設計 蘇靜麒
2016年年底,由清奇設計蘇靜麒總監親手執筆的:「存在空間的設計方法」一書,將設計方法與研究成果集結成冊,將設計變成文字語言,追溯並了解其中深度的涵義。
而存在設計的實踐,不只從空間,其意涵也能擴及至能帶給環境永續發展的工藝研究創作。所以蘇靜麒老師將多年前就開始蘊積的想法結合了清奇設計的實習計畫,以「室內植生盒」與「集風器」為主題,開始了系列的研究計畫。
為此,瘋設計團也趁著蘇靜麒老師新書發表之際,深入訪談了蘇靜麒總監一直以來所強調的「存在設計」以及「室內植生盒」與「集風器」等系列研究計畫的內容,透過文字紀錄讓大眾能更淺而易懂地認識「存在設計」的內涵與精髓。
集風器 3D示意圖
植生盒(大)盒子正面
│瘋設計│︰想先請您與我們談談清奇設計的研究計畫,發想的契機點為何。
│蘇靜麒 總監│︰
台灣與國外人士對於美學修為的汲取方式,基本上是一樣的,幾乎多從美術館、展覽培養起;然而最大的不同在於國外參訪美術館的多以當地小學生為主,而在台灣則多以觀光客為主,也就是說從小我們本身就對於文化滋養相對的匱乏。
於是在2007年時,我發現自己對於空間設計有些想法,應該要透過不同的方式被落實,於是從8、9個計劃裡提列出二個──室內植生盒、集風器,以此兩項研究計畫遂從台灣歷史的文化觀點中,去尋找所謂的台灣精神,加以印證與討論。
集風器 雕塑模型3D示意圖
植生器(大)盒子背面
│瘋設計│︰請您分享一下關於集風器、室內植生盒這二項計畫發展至今的優、缺點。
│蘇靜麒 總監│︰
從尋找的過程中,我發現台灣的建築較趨近於美國文化,因為大部分建築,在考量到成本關係後,使得玻璃開窗面少,在建築教育裡被歸類為較冷地方的建築,所以我們運用人造方式,設計具有匯集風的設備,並經由設備轉譯為雕塑之造型。
讓建築當中的公共設施可以減少空調,利用建築量體之外的樹木與水瀑產生較為涼爽、舒適的氣流,進入建築大廳,集風器透過雕塑體材質與表現的美感與觸感仍以雕塑美感為重點,以雕塑量體的大美,有效的改良室內空氣與溫度。
集風器 3D過程列印
集風器 -3D 列印完成品
植生盒的研究過程中,我們的團隊人員參考了美國曼哈頓的城市建築特色,密度高、卻不壓迫,尤其於中央公園周邊落實漸層退縮的都市建設計劃,讓人們在建築之下,仍能攝取綠意養分,以及在英國國家中的任何一處街角,人民都有買花的習慣;相較於台灣,放諸眼前的是一片片的水泥森林,有限的陽台區域使得植栽綠意相對縮小,可謂兩相迥異的建築景貌。但是,在人的情緒裡,「綠色」是相對重要的!於是我們在都市中,找到對的植物放入植生盒中,使其就像是一個小型生態器,其中所養著的植物,可以存活半年以上。
植生器(小)盒子內部
以集風器而言,實驗性質較高,而植生器的操作及維護上,需要人工與電力控制,限制較多;期望之後在各個都市景觀的計畫中,可以獲得高度的重視,因為建築本身在自然的風與綠色植物的流動下,情緒及空間質感都會獲得雙效加乘的舒適效果。
│瘋設計│︰可以請您在研究計畫曝光之後,談談期許及願景為何。
│蘇靜麒 總監│︰
在這二項研究在想法曝光後,希望可以積極地被落實;即使遇到一些限制,但從文創的角度來看,是對於環境與城市一種善意的初心,就應該群策群力的去克服。
集風器 雕塑模型小樣
植生器(小)盒子取出
綠色,可以替開窗不多的室內空間,帶來正向的能量,而流動的風與氣,可以實際的改善建築大樓的氣流,達到節省能源之效。在建築建設之後,希冀可以透過此研究計畫,替城市景觀與環境生活帶來一種舒適且具自然的存在價值與感受。
更多精彩設計請上瘋設計:http://www.fundesign.tv/
而存在設計的實踐,不只從空間,其意涵也能擴及至能帶給環境永續發展的工藝研究創作。所以蘇靜麒老師將多年前就開始蘊積的想法結合了清奇設計的實習計畫,以「室內植生盒」與「集風器」為主題,開始了系列的研究計畫。
為此,瘋設計團也趁著蘇靜麒老師新書發表之際,深入訪談了蘇靜麒總監一直以來所強調的「存在設計」以及「室內植生盒」與「集風器」等系列研究計畫的內容,透過文字紀錄讓大眾能更淺而易懂地認識「存在設計」的內涵與精髓。
集風器 3D示意圖
植生盒(大)盒子正面
│瘋設計│︰想先請您與我們談談清奇設計的研究計畫,發想的契機點為何。
│蘇靜麒 總監│︰
台灣與國外人士對於美學修為的汲取方式,基本上是一樣的,幾乎多從美術館、展覽培養起;然而最大的不同在於國外參訪美術館的多以當地小學生為主,而在台灣則多以觀光客為主,也就是說從小我們本身就對於文化滋養相對的匱乏。
於是在2007年時,我發現自己對於空間設計有些想法,應該要透過不同的方式被落實,於是從8、9個計劃裡提列出二個──室內植生盒、集風器,以此兩項研究計畫遂從台灣歷史的文化觀點中,去尋找所謂的台灣精神,加以印證與討論。
集風器 雕塑模型3D示意圖
植生器(大)盒子背面
│瘋設計│︰請您分享一下關於集風器、室內植生盒這二項計畫發展至今的優、缺點。
│蘇靜麒 總監│︰
從尋找的過程中,我發現台灣的建築較趨近於美國文化,因為大部分建築,在考量到成本關係後,使得玻璃開窗面少,在建築教育裡被歸類為較冷地方的建築,所以我們運用人造方式,設計具有匯集風的設備,並經由設備轉譯為雕塑之造型。
讓建築當中的公共設施可以減少空調,利用建築量體之外的樹木與水瀑產生較為涼爽、舒適的氣流,進入建築大廳,集風器透過雕塑體材質與表現的美感與觸感仍以雕塑美感為重點,以雕塑量體的大美,有效的改良室內空氣與溫度。
集風器 3D過程列印
集風器 -3D 列印完成品
植生盒的研究過程中,我們的團隊人員參考了美國曼哈頓的城市建築特色,密度高、卻不壓迫,尤其於中央公園周邊落實漸層退縮的都市建設計劃,讓人們在建築之下,仍能攝取綠意養分,以及在英國國家中的任何一處街角,人民都有買花的習慣;相較於台灣,放諸眼前的是一片片的水泥森林,有限的陽台區域使得植栽綠意相對縮小,可謂兩相迥異的建築景貌。但是,在人的情緒裡,「綠色」是相對重要的!於是我們在都市中,找到對的植物放入植生盒中,使其就像是一個小型生態器,其中所養著的植物,可以存活半年以上。
植生器(小)盒子內部
以集風器而言,實驗性質較高,而植生器的操作及維護上,需要人工與電力控制,限制較多;期望之後在各個都市景觀的計畫中,可以獲得高度的重視,因為建築本身在自然的風與綠色植物的流動下,情緒及空間質感都會獲得雙效加乘的舒適效果。
│瘋設計│︰可以請您在研究計畫曝光之後,談談期許及願景為何。
│蘇靜麒 總監│︰
在這二項研究在想法曝光後,希望可以積極地被落實;即使遇到一些限制,但從文創的角度來看,是對於環境與城市一種善意的初心,就應該群策群力的去克服。
集風器 雕塑模型小樣
植生器(小)盒子取出
綠色,可以替開窗不多的室內空間,帶來正向的能量,而流動的風與氣,可以實際的改善建築大樓的氣流,達到節省能源之效。在建築建設之後,希冀可以透過此研究計畫,替城市景觀與環境生活帶來一種舒適且具自然的存在價值與感受。
更多精彩設計請上瘋設計:http://www.fundesign.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