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太地產翁毓羚 房地產的藝類 八大品牌宣言改造產業文化
性格開朗的總太地產(3056)董事長翁毓羚,小時候有次因模擬考考不好,自責下給爸爸寫了封悔過信,她說長大後要用藝術救國;後來她去念了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出社會因緣際會下,到了總太地產做企畫,非本科出身,一路從基層幹起,一直到現在,她萬萬沒想到,小時候的那個夢想,現在造就了許多人幸福居所。
翁毓羚認為建築每一個都是手作的,不像科技產品,可控可量產,很多人往往因首購、首換,不懂購屋基本常識,她寧願團隊花時間幫他們做教育,更從自身行業的買賣流程和服務調整做起,因為她認為服務一開始就必須建立在互信基礎上,她更讓價格、資訊、建材履歷、建築品管等等信息透明、數位化。
不忍民眾卑微 推實價制
“實價銷售”難道不怕得罪同業嗎?在採訪的過程中,記者問什麼她答什麼,海派直爽一點也不做作,但不要看她這樣的性格可以唬弄她,幹起活來十足的處女座,細節容不得馬虎,說到的事就要做到,不要隨便跟她開芭樂票,她可是會跟你較真的。
她回憶起2015年在推建案“總太拾光”的情景,當時翁毓羚時任總太地產副總經理,而台中嶺東科大旁的土地那時早就被其他上市建商卡位,當時總太地產秉持“三不政策”:不留餘屋、不養地、不短債長用,因此土地成本取得相對高,翁毓羚說當時房地產走開價底價制,策略上她必須思考有什麼差異化的服務,才能吸引購屋民眾的目光。
「如果我們走實價制,開價跟底價之間的落差就會消失,那我們馬上可以得到購屋民眾的關注,敲門磚成功了,後續的事才有機會,這也呼應實價登錄政策,消費者早知道還是晚知道而已。」翁毓羚補充。
她接著說,過去購屋民眾到接待中心,是緊張、害怕的,因為印象中的銷售套路都要走上好幾輪的議價,購屋民眾得想盡任何辦法去找關係來議價,深怕自己就是那隻待宰肥羊,她認為這樣的過程對於購屋民眾來說有點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