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奈米報價傳漲五成 高通、聯發科亦面臨漲價壓力
台積電近期傳出,2奈米(N2)的代工報價比前一代製程高出約50%,此舉引發高通(Qualcomm)和聯發科不滿。
台積電近期傳出,2奈米(N2)的代工報價比前一代製程高出約50%,此舉引發高通(Qualcomm)和聯發科不滿。由於現有3奈米(N3P)製程成本已提高,影響高通的獲利表現,市場消息指出,3奈米製程的價格上漲將使高通行動應用處理器(AP)的成本增加約16%;聯發科也面臨晶片售價約24%的漲幅壓力。
延伸閱讀:AI需求驅動全球佈局 台積電亞利桑那再添第二塊地加速升級2奈米
[caption id="attachment_195797" align="aligncenter" width="2041"]
台積電2奈米製程價格傳漲逾50%。(圖/台積電)[/caption]
高通將台積電以外的代工業者列入考量
高通執行長Cristiano Amon近期針對代工價格上漲趨勢回應,公司會盡可能考慮更多選項,雖然他明確指出英特爾(Intel)的18A製程目前不在選項內,但考量到全球僅有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具備3奈米以下製程的生產能力,高通的發言即被解讀為暗示三星將是第二選擇。市場證實,三星晶圓代工部門正積極與台積電競爭,試圖贏得高通下一代Snapdragon手機應用處理器(AP)代工訂單。
台積電的漲價趨勢預計將持續,背後原因與公司為因應「美國製造」(Made in America)政策,加速推進亞利桑那州廠的投產進度有關。然而,該廠據報在人員配置與設備優化等方面仍在調整,導致生產成本極有可能高於台灣本土廠區。
台積電亞利桑那成本高,本土製造優勢受挑戰
業界估計,即使是落後兩代的4奈米,台積電美國廠的生產成本也比台灣廠區高出至少30%,對於製程更為複雜、且需使用昂貴的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的2奈米來說,成本差距恐高達50%。這嚴重侵蝕了台積電過去以台灣為基地所擁有的關鍵製造成本競爭優勢。
此外,三星正力圖在3奈米製程的挫折後,於2奈米製程重新振作,雖然三星在美國德州泰勒市設立的新廠預也面臨高於韓國本土的生產成本,但業界普遍評估其風險因素較台積電少。
一位熟悉三星的內部人士透露,三星在德州營運晶圓代工廠已有近二十年的經驗,且與當地企業(如格羅方德)建有合作系統,因此在設備、人員和生產優化方面,都比台積電的亞利桑那新設廠具備更有利的本地化優勢。
資料來源:朝鮮日報
這篇文章 台積電2奈米報價傳漲五成 高通、聯發科亦面臨漲價壓力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記者:孫敬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