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奇觀或UFO?帕洛瑪50年代光閃新研究引爆謎團


天文奇觀或UFO?帕洛瑪50年代光閃新研究引爆謎團


在1950年代,美國加州帕洛瑪天文台(Palomar Observatory)拍攝的天文底片上,曾捕捉到一連串神秘的閃光點,數十年來無人能解釋。如今,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天文學家比阿特麗斯·比亞羅埃爾(Beatriz Villarroel)與美國范德比大學的史蒂芬·布魯爾(Stephen Bruehl)發表兩項新研究,提出一個驚人的推測:這些閃光,可能來自地球高軌道上反射陽光的金屬物體,甚至與上世紀的「飛碟熱」——如今稱為UAP(不明異常現象)——有關。記者林育如/編譯


在1950年代,美國加州帕洛瑪天文台(Palomar Observatory)拍攝的天文底片上,曾捕捉到一連串神秘的閃光點,數十年來無人能解釋。如今,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天文學家比阿特麗斯·比亞羅埃爾(Beatriz Villarroel)與美國范德比大學的史蒂芬·布魯爾(Stephen Bruehl)發表兩項新研究,提出一個驚人的推測:這些閃光,可能來自地球高軌道上反射陽光的金屬物體,甚至與上世紀的「飛碟熱」——如今稱為UAP(不明異常現象)——有關。


[caption id="attachment_197133" align="alignnone" width="825"]
天文奇觀或UFO?帕洛瑪50年代光閃新研究引爆謎團
VASCO計畫正在研究這些瞬變源,該計畫試圖確定在歷史巡天照片中觀測到的這些神秘閃光的來源。(圖/Beatriz Villarroel等人,2025/CC BY 4.0 (DOI 10.1088/1538-3873/ae0afe)[/caption]


這項研究是「VASCO計畫」(Vanishing and Appearing Sources during a Century of Observations)的一部分,團隊檢視1951至1957年間的老照片,尋找消失或突然出現的天體。結果在超過十萬張底片中發現了106,000個「瞬變現象」——在單張曝光中出現又消失的光點,看似星星卻轉瞬即逝。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閃光事件在核武測試後一天出現的機率高出68%。


布魯爾指出,這樣明確的時間關聯令人震驚,也暗示人類核活動與這些光閃之間可能存在未知聯繫。研究還發現,每當UAP目擊事件增加時,底片上這類瞬變現象的數量平均也會上升8.5%。其中一張拍攝於1952年7月27日的底片,甚至與當天美國華盛頓特區大規模「飛碟群」報導同時發生。


比亞羅埃爾解釋,這些光閃很可能是平坦、具高反光性的物體反射太陽光所致。因為在地球陰影區域內,這些閃光幾乎完全消失,顯示它們必須依靠陽光反射才能被捕捉。而球形或塵埃狀天體在長時間曝光中會留下光跡,不會出現如此短暫的閃爍。


儘管如此,研究團隊也謹慎指出,這一切仍屬推測。有人批評這些光點可能只是底片老化或污染造成的假象。更何況,1950年代正值UFO文化狂潮,目擊報告數量龐大,統計上的關聯未必代表真有因果。


延伸閱讀:

愛因斯坦宇宙常數可能有變?科學家發現暗能量或隨時間演化

太陽變身「宇宙南瓜燈」!NASA捕捉萬聖節限定笑臉

突破宇宙牆!X光與中微子可能揭大爆炸前祕密


在尋找外星智慧(SETI)的領域裡,科學家通常會先排除所有自然解釋,再考慮外星可能性。比亞羅埃爾與布魯爾也強調,目前尚無法確認這些閃光的真實來源。由於核試驗現已被禁止,無法再以實驗重現當年的條件。


未來的方向之一,是比較現代衛星的反光特徵,看看是否能在底片上產生相似的瞬變影像。如果結果吻合,將支持這些1950年代的神秘閃光,其實是早在人造衛星時代之前,就在高軌道上漂浮的反光物體。


這兩篇研究分別刊登於《Scientific Reports》與《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為這段塵封半世紀的「天文之謎」再添懸念。


資料來源:Space.com、The Independent、news.com.au


這篇文章 天文奇觀或UFO?帕洛瑪50年代光閃新研究引爆謎團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人氣科技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