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者養成營彰師大揭幕 激發高中生學術力與國際視野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由國家圖書館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共同合辦的「114年青年學者養成營」,於7月14日至16日在彰師大圖書館熱烈展開,為本年度全國四區活動揭開序幕。14日來自全國近20所高中職的38位學生齊聚一堂,透過為期三天的課程與實作,走入學術殿堂,探索研究潛力。

▲青年學者養成營學員與師長於「讀出你的思辨力」雙語實體與電子書主題書展前合影,展區展出數百冊中英文實體與電子書,啟發研究視野。(彰師大提供)
擔任營長的國圖館長王涵青於始業式表示,青年學者養成營已邁入第11年,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學術力、研究力、思辨力與自信心,讓同學在AI浪潮中,成為真正具備知識力與行動力的研究者。今年營隊在國發會支持下首度導入雙語教學,鼓勵學員以雙語製作成果簡報並進行英文發表。

▲國家圖書館致贈感謝狀,感謝彰化師大全力協助與資源支持,共同培育青年學術新秀。(彰師大提供)
王涵青進一步指出,此次特別結合「臺灣記憶」資料庫,從歷史、人文與科技多角度啟發研究主題,為營隊注入嶄新亮點。同時也邀請多位傑出研究專家學者,講授學思歷程、資料搜尋與研究方法等核心內容。
她也特別感謝彰化師大的大力支持,不僅提供優質的圖書館空間與多元資源,更同步舉辦「讀出你的思辨力」雙語主題書展,展出數百冊中英文實體與電子書,提升學員的研究素養與國際視野,陪伴學生勇於探索知識、迎接學習挑戰。
彰師大副校長曾育民在致詞中代表學校歡迎全國各地的高中職學生,並感謝國家圖書館選擇彰師作為營隊場地。他以自身教學與研究經驗為例,分享如何運用AI工具如ChatGPT與Gamma輔助文獻搜尋與簡報製作,鼓勵同學勇於嘗試新工具、掌握研究方法。他指出,研究的起點在於發現問題,並強調臺灣學術界仍需新血投入,期盼青年學子在活動中激發研究興趣,成為未來的學術新力量。
本次營隊報名踴躍,學員來自全國各地,除了在地的彰化、鹿港以外,更有遠從新北、新竹、苗栗、嘉義等地前來,展現活動的吸引力與多元參與,也讓不同地區的學生能在交流中拓展視野、激發學習動力。
活動融合青春活力與地方文化,安排小組挑戰賽、炸雞披薩趴,以及品嚐肉圓、蛋黃酥、麻糬等彰化名點,營造兼具學習動力與人文風采的難忘體驗,點燃青年學子對學術研究的熱忱與好奇心。
- 記者: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