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盛大登場 歷屆最長展期串連四鄉五島打造跳島藝術盛典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盛大登場 歷屆最長展期串連四鄉五島打造跳島藝術盛典

【互傳媒/記者 蘇彩娥/連江縣 報導】台灣最大規模的跳島藝術慶典「馬祖國際藝術島」邁入第三屆,將於9月5日至11月16日盛大展開,為期73天,為歷屆最長。此次以「拍楸 你的海洋,我的陸」為主題,展覽橫跨馬祖四鄉五島,邀請來自全球九國逾55組藝術家及團隊進駐,展出超過50件作品,從軍事據點到老宅、電影院、體育場,打造融合地景、歷史與創意的藝術島嶼。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盛大登場 歷屆最長展期串連四鄉五島打造跳島藝術盛典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盛大登場,歷屆最長展期串連四鄉五島打造跳島藝術盛典。(連江縣政府提供)

活動由連江縣政府與文化總會共同主辦,期盼透過藝術重新詮釋馬祖的島嶼記憶與集體文化。縣長王忠銘指出,「拍楸」(pha-ju)是馬祖特有的捕魚法,象徵齊心協力、群體行動的精神,正如藝術島匯聚社區與藝術家之力,將島嶼日常轉化為創作舞台。他表示,秋季是馬祖最美的季節,不僅氣候宜人,也適逢秋慶三節,適合旅人登島賞藝、品味在地海鮮與文化活動。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盛大登場 歷屆最長展期串連四鄉五島打造跳島藝術盛典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盛大登場,歷屆最長展期串連四鄉五島打造跳島藝術盛典。(連江縣政府提供)

文化總會秘書長李厚慶表示,藝術島是為期五屆、橫跨十年的文化工程,旨在推動馬祖的文化轉型與國際連結。今年透過與全家便利商店、臺虎精釀、iPASS一卡通等品牌跨界合作,將藝術深植於日常。他強調,馬祖從戰地蛻變為文化島嶼的過程令人振奮,而藝術正是重新想像與對話的關鍵力量。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盛大登場 歷屆最長展期串連四鄉五島打造跳島藝術盛典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盛大登場,歷屆最長展期串連四鄉五島打造跳島藝術盛典。(連江縣政府提供)

文化部次長李靜慧也表示,藝術島多年來在地深耕,促進文化場域活化與藝術進駐,包括梅石演藝廳啟用、馬祖戲劇團的扎根,都讓文化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她也鼓勵民眾前往欣賞優人神鼓、台北愛樂等精采表演,親身體驗馬祖的創新與底蘊。

觀光署署長陳玉秀則以「文化是觀光的靈魂」點出藝術島的重要性。她提到,馬祖擁有豐厚歷史與自然景觀,透過藝術轉譯、包裝成觀光亮點,將讓國際旅客重新認識這座島嶼的美。

本屆藝術島亮點之一,是由創作者「國美」製作的形象影片〈逐逐日〉,以馬祖方言「每日」為意,透過費納奇動畫技術呈現島民的生活場景,包括燈塔守、釀酒師、大廚、老漁夫等,細膩勾勒馬祖的文化日常。

藝術展演陣容同樣精彩,包括藝術家劉致宏三度回歸,聯手黃貞燕、郭美君創作《漁汐》《魚漬》,並策畫民俗文物館特展「十人十海」;甘銘源以竹編巨作《拍楸 簍光·竹影》致敬捕魚技藝。其他如朱威龍、黃心健、陳敬寶、陳益輝也分布於澳口、南竿、北竿與珠螺海灣等地,帶來科技、攝影、雕塑與地景裝置等多元創作。

舊馬祖報社、軍魂電廠、舊體育場等場域,也從歷史場景轉化為展演空間。日本藝術家柳幸典以《哥吉拉計畫2025》登場舊體育場,呼應軍事與文化的交會;陳界仁則於中正堂發表新作《帝國邊界小西方公司》,探討歷史與殖民權力的轉化。

今年首次啟動國際徵件計畫,收到來自全球六大洲213件作品,最終遴選數件展出,包括李佩珊的《不是誰的棋子,我們是…》探討個體與權力;日本藝術家Ken與Julia Yonetani的《生命之網》,以釣魚線象徵自然萬物共生;彭雅倫以《白馬非馬》呈現女性記憶的轉譯。來自西班牙、加拿大、日本等地的藝術家,也透過地景藝術、藍曬風箏與互動裝置等方式,展開一場文化對話。

展期期間,藝術島也安排豐富表演與限定體驗活動,包括優人神鼓、舞蹈空間、紙風車劇團、簧格音樂及馬祖戲劇團年度製作《馬祖心情記事7:拍楸》等接力演出,讓藝術不只是觀看,更可體驗、參與、共創。

為吸引年輕族群與自由行旅客,本屆更推出藝術島限定商品,包括老酒茶葉蛋、拍楸拿鐵、藝術霜淇淋、啤酒與高粱紀念酒、拍楸一卡通等伴手好物。連江縣政府也鼓勵遊客搭乘藍色公路、體驗跳島之旅,深入感受馬祖的文化魅力。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更深度的策展語言與在地連結,不僅重塑島嶼文化,也期望建立馬祖的國際識別。今秋,誠摯邀請每一位旅人,一同登島,在日常與藝術交會之間,看見馬祖的多重面貌與未來想像。

※ 提醒您: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