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非洲豬瘟 張麗善急召應變會議 提撥三千萬防疫基金、籲中央禁廚餘養豬助轉型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因應國內傳出首起疑似非洲豬瘟病例,雲林縣政府今(23)日緊急召開「非洲豬瘟防疫應變會議」,縣長張麗善以防疫指揮官身分坐鎮,宣布啟動3,000萬元防疫專案,全面強化清消、移動管制與溯源追蹤等防線,誓言守護全台最大養豬重鎮安全。張麗善強調:「雲林要超前部署、滴水不漏,絕不能讓疫情威脅豬農生計!」
會議在縣府動植物防疫所舉行,副縣長謝淑亞、秘書長曾元煌及縣府各局處、海巡署、肉品市場代表等單位均出席。防疫所長廖培志、農業處畜產科長謝詠丞簡報非洲豬瘟最新疫情與中央地方防疫作為。張麗善指出,防疫如戰時動員,全縣要以最嚴謹態度面對,防堵疫情於境外。
她說明,中央若實施豬隻移動管制,養豬場最長恐有15天無法出貨,勢必衝擊肉品市場。縣府已責成農業處與肉品市場進行沙盤推演,盤點縣內屠宰場能量與冷凍貯運能力,確保管制解除後大量豬隻能順利出貨。縣府並將向中央爭取價格平衡與補助方案,減輕豬農損失、穩定市場供需。
針對防疫工作細節,防疫所將規劃所有進入雲林縣境之化製車輛行駛台61線,並於指定地點實施定點消毒。消防局、環保局及防疫所也將設立多處防疫消毒站,確保進入縣境車輛全數完成防疫程序。縣內三座化製廠進場車輛則必須執行二度消毒,以杜絕潛在傳播風險。農業處另指出,縣府已備妥充足消毒水,定期發放至全縣1,203場養豬場,督導業者每週進行環境清潔與消毒,落實層層防護。
張麗善再度強烈呼籲中央「痛定思痛」,應永久禁止廚餘養豬,輔導豬農轉型採飼料飼養,並建立完善豬源溯源機制,以杜絕動物性殘渣帶來的防疫風險。她也建議中央協助地方改善化製廠與堆肥廠設施,兼顧防疫與環保,讓養豬產業在危機中重生,邁向零廢棄、永續發展的新里程。
縣府表示,非洲豬瘟防疫是一場全縣總動員的戰役,將持續監控疫情動態,滾動修正防疫措施,確保防疫不鬆懈、產業不受損。雲林縣作為全國豬肉供應命脈,縣府與豬農並肩作戰,共同守護消費者餐桌安全,也守住農民辛苦的生計。
- 記者:互傳媒/ 記者 廖承恩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