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急開刀」逼匯30萬 雲林婦差點信了! 行員急通報、警方火速阻詐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斗六市一名婦人日前因接獲網友聲稱「孩子急開刀」的訊息,急忙前往銀行準備匯款新臺幣30萬元,所幸行員察覺異常並即時通報警方,斗六派出所員警趕到現場查證,一步步拆解詐騙話術,成功阻止金錢落入不法份子手中。警方提醒,詐騙集團常以「醫療急難」製造緊迫感,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這起案件發生於斗六市區,一名石姓婦人在社群平台添加一名自稱與她親友熟識的網友。對方先以關心問候、日常聊天博取信任,隨後再轉至通訊軟體,以更私密、快速的對話方式拉近距離。警方指出,這正是詐騙常見的「佯裝熟識」手法,目的在降低被害人防備。
取得信任後,該名假親友突然以急迫語氣告知「孩子在國外急需手術,但身處海外無法匯款」,隨即謊稱「已先把錢匯到妳帳戶,麻煩妳幫忙匯出去」。突如其來的請求與情緒強壓,使石婦深信不疑,甚至未查證對方身份與疑點,便匆匆前往銀行要替對方支付「手術費」。
然而,當石婦站在櫃檯準備匯出大筆款項時,行員敏銳察覺她神情緊張、言詞前後矛盾,加上近來「小孩住院」、「急需手術費」等詐騙案件頻傳,立刻啟動關懷提問機制並通報警方。斗六派出所警員羅建智、蘇均雅獲報後迅速到場,先安撫石婦焦躁心情,再逐一比對訊息內容與匯款紀錄,並分析詐騙集團常利用「醫療急難」逼迫受害者在短時間內做出錯誤決定。
警方向石婦解釋,詐騙話術多半以「恐嚇、催促、營造緊急狀態」為共通點,讓民眾沒有冷靜思考的空間。他們進一步檢視石婦帳戶,確認根本沒有對方所稱的「匯入款項」。在警方耐心講解、逐步拆解詐騙流程後,石婦這才恍然大悟,驚覺自己差點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接駁點」。幸虧行員機警與警方即時介入,成功保住30萬元辛苦積蓄。
斗六分局呼籲,網路交友務必保持戒心,只要牽涉匯款、尤其以「手術、急病、事故」等情緒性理由催促,極可能是詐騙。民眾如遇可疑訊息、陌生要求或無法確認身分的緊急匯款情況,務必先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查證,不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警方強調,「冷靜三分鐘、守住辛苦錢」,才是面對詐騙最重要的防線。
- 記者:互傳媒/ 記者 廖承恩
- 更多社會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