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打造共好家庭 從「每週一日傾聽日」開始


北市打造共好家庭 從「每週一日傾聽日」開始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臺北市致力於打造一個良好親子溝通及家庭共學共好的城市,今年推動每週至少一天「傾聽日」-每週一天,用心傾聽,守護孩子心聲,鼓勵家長每週至少選擇一天專注與孩子互動交流,傾聽他們的想法與心情。


北市府特別攜手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家庭教育中心及各學層家長會聯合會,於114年8月22日舉辦「2025親職教育論壇-預約數位,友善家庭」,當天共有超過200位關心家庭教育的家長及投入家庭教育的工作者參與,一同學習如何在數位浪潮下建立傾聽孩子的新文化,促進世代間的理解與連結。



北市打造共好家庭 從「每週一日傾聽日」開始
「2025親職教育論壇-預約數位,友善家庭」,當天共有超過200位關心家庭教育的家長及投入家庭教育的工作者參與。

該論壇由臺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親自出席,並透過專家學者和實務工作者的分享,從跨世代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數位科技與網路世代對親子教養的影響及挑戰,提出親子教養在數位時代下中的新觀念,將科技疑慮轉化為教育契機。


論壇主題包含「AI及3C時代對親職教育的挑戰與機會」、「如何為3C世代安排合宜娛樂」及「在3C暴風裡,逆風而上、跨世代攜手馭風破浪,無懼挑戰」等,皆呼應親子間傾聽的重要性,讓傾聽成為數位時代親子溝通的核心價值,打造跨世代更友善、互信、共融的家庭學習環境。


林奕華副市長表示,親職教育需要與時俱進,數位科技不僅是工具,更是連結世代、促進親子溝通的橋樑。透過每週至少一天的「傾聽日」,用心傾聽孩子表達想法和感受,讓每一個家庭都能在數位時代中互信共學,搭建起數位時代的世代對話與親子溝通新文化。



北市打造共好家庭 從「每週一日傾聽日」開始
副市長林奕華表示,親職教育需要與時俱進,數位科技不僅是工具,更是連結世代、促進親子溝通的橋樑。

教育局表示,為打造「家長願意聽、孩子願意說」的環境,特別設計「聆聽百寶袋」,涵蓋五大傾聽技巧,包含「正向友善開啟對話」、「先聆聽不急問為什麼」、「用自身感受溝通」、「說清楚不靠猜測」以及「整理想法情緒」等,協助家長有效實踐傾聽,同時也讓家庭在數位浪潮中,加深了家庭成員彼此間的情感連結。


未來,臺北市家教中心亦將「傾聽日」融入親子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主題,透過設計對話方式,幫助家長輕鬆開啟與孩子的對話,讓孩子主動表達心聲,促進親子間良好溝通與情感交流,並持續結合學校、社教機構、民間團體及市府相關局處等推動新世代家庭共學服務,依不同家庭型態及時代變遷發展,營造共好的學習型家庭。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北市打造共好家庭 從「每週一日傾聽日」開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