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客委會「水雉復育」專案獲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
【News586/記者張淑慧報導】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以「保育陸域生態水雉復育」專案,成功榮獲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環境保護組優選。該獎項不僅肯定了高雄市在生態保護領域的卓越貢獻,更彰顯了市府跨局處協作、結合社區與非政府組織的創新治理模式。
這項專案聚焦於復育臺灣紅皮書中的國家易危物種「水雉」與極危物種「野蓮」,通過公私協力機制整合生態與產業發展,建構文化生態共榮體系,實現保育與產業共存的永續發展模式。自1986年美濃農民成功種植野蓮以來,當地不僅產業蓬勃發展,濕地生態系統也逐漸恢復活力。2017年,水雉重返美濃湖,促使民間主動參與棲地營造,並帶動市府與中央政府投入資源,共同成立「美濃湖水雉棲地復育工作站」,由高雄鳥會負責運營管理。經過8年的努力,水雉已從季節性過冬族群轉變為定居繁殖族群,2023年雛鳥數量達到74隻,復育成果顯著。
高雄市客委會積極整合野蓮產銷班與在地社區組織,成立「護雉聯盟」,大力推廣友善農法與環境教育。該委員會同時將水雉保育融入客家文化與語言推廣工作,出版《美濃山下个雉牯》繪本並創作客語歌曲,讓水雉獲得「野蓮鳥」的在地暱稱。此外,委員會推出「水雉小旅行」特色行程,有機串連農田生產、濕地生態與客庄文化,打造「生態—生產—生活」三位一體的永續發展典範。
本次獲獎專案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永續城鄉」、「保育陸域生態」及「多元夥伴關係」為核心理念,全面整合保育、農業、文化與教育資源。專案團隊在決選簡報中獲得評審一致好評,從全國171件城市治理專案中脫穎而出。評審團特別讚賞該專案以文化為根、生態為本、社區為主體的創新共治模式,成功在野蓮田中推動水雉復育計畫,實現濕地友善農法的典範。專案團隊成功翻轉傳統自上而下的保育思維,整合多元資源,串聯野蓮產業鏈、社區力量與客家文化底蘊,並計劃將此生態與農戶互惠模式推廣至更多農作物種類與高雄其他地區,以擴大生態保育影響力。
高雄市客委會強調,此次獲獎榮耀屬於所有合作夥伴,包括高雄鳥會、美濃愛鄉協進會、野蓮農民、民間企業以及中央農業部、客家委員會與市府觀光局、農業局等單位。未來,客委會將持續整合文化教育資源,深化水雉復育與生態農業推廣工作,使「水雉+野蓮」成為美濃客庄永續治理的代表性符號,並將此成功模式擴展至更多農作物與地區,為生態保育、生活品質與產業發展創造更廣泛的永續效益。
「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得獎訊息請參閱天下雜誌「未來城市」網站 (https://futurecity.cw.com.tw/special/2025cityofexcellence)。
圖/高雄市客委會 提供
- 記者:News586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