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共演、共感、共創舞台 讓心聲演繹為新生

2025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共演、共感、共創舞台 讓心聲演繹為新生

【記者 陳顗喆/台北 報導】身心障礙像一張單程票,沿途不盡然全是美景,至少讓我們在未知的盡頭來臨前,與你分享我路途中的心聲與新生。

讓舞臺劇走進你的日常生活,2025年國際身障日,臺北市政府從公開徵集文稿開始,讓障礙者寫出日常生活中不為人知的心聲,再透過專業舞臺劇團編劇、排演,重新演繹障礙者融入社會的過程。

此次舞台劇由OD表演工作室導演蔡朋霖指導,改編自真實職場協作與融合的故事,透過便當店「小月」努力融入職場的情節,帶出身心障礙者在工作現場面對高壓、期待與成見時的掙扎與堅持。劇中從忙碌失序到反覆練習的五步驟口訣、從責備與挫折到「我想,我可以做得到」的堅定眼神,讓客家音樂戲劇中心劇場所有人,一起共同經歷焦急、理解與感動。


2025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共演、共感、共創舞台 讓心聲演繹為新生
▲2025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心聲-新生」故事徵文表揚得獎者合影。

此外,此次徵文活動中,優選作品〈在間隙裡找到陽光〉的作者梁春錦女士,曾在癌症、喪偶與人生重擊下重拾畫筆,將生命裂縫轉化為創作光芒,用她的人生,寫下了最動人的勇氣;另外,77歲遭逢嚴重車禍、歷經三次手術裝入五片鋼板,在復健後重新踏上夢想的朝聖之路,以78歲之齡完成跨國徒步挑戰的劉孟德先生,以〈生命的跌宕,意志的光芒〉獲評審們一致好評,取得評審特別獎,身心障礙者共同創作故事徵文的系列圖片,呈現他們在故事文字的真實樣貌,展現了藝術的表達力,更見證身障朋友在接受專業培訓後,運用自身創作能量承接繪畫、製圖、文字等專案工作,實現自我價值與經濟自主。

臺北市政府秘書長李泰興表示,社會局在落實CRPD與共融精神上,不斷努力精進,今年特別透過徵集文稿,邀請專業劇團指導,希望參與的障礙者可以從撰寫自己的歷程,重新瞭解接納自己,進一步在排演舞臺劇的過程治癒自我,用不同的角度與結合藝術的方式,傳達內心的想法讓大家知道。

活動當日社會局同時辦理身心障礙服務績優人員表揚,30位跨領域優秀的專業服務績優人員,包含了身障機構與非營利組織內的服務人員、第一線照顧現場的照顧服務員、專業輔具評估人員、大眾交通的司機、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督導以及牙醫師,特別是今年的特殊貢獻獎得主林維讓主任,20多年來致力推動特殊需求者牙科醫療服務,這份堅持,值得我們由衷敬佩,更希望透過表揚活動,讓大家知道有這麼多優秀的專業人員,默默的為身心障礙服務貢獻自己的專業與熱忱。


2025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共演、共感、共創舞台 讓心聲演繹為新生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114年度身心障礙者跨專業績優人員得獎者合影。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姚淑文局長表示,希望藉由「心聲-新生」活動,讓社會看見身心障礙者多元不同的樣貌,鼓勵更多人理解與分享他們的真實故事,讓舞臺劇走進你的日常生活,也讓身心障礙這張單程票,因為大家的友善、接納與共融,在未知的盡頭來臨前,都有意義。(圖/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