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願意用十年攻讀美學博士?商之器科技董事長盤龍只為了一顆「愛美的種子」

商之器科技董事長盤龍(William Pan)先後取得台大EMBA學位、北大BiMBA管理學碩士學位,以及北藝大美術系博士學位後,於1988 年創立「商之器科技」,以醫療資訊軟體開發為創業基石,帶領公司從一人工作室發展到上櫃公司,產品行銷全球三千五百家醫院,成為全球醫療影像系統的領導品牌。
而他熱愛科技,也鍾情藝術,在個人的新書《美學修煉:看見不一樣的世界,美學博士 CEO 教你打開視角拓展審美力》中,分享了從創業到完成美學博士學位的過程,為了生存奔忙,直到創業穩定,才驚覺起自己童年時對藝術與美感有模糊的嚮往,卻在現實壓力下暫時塵封,一旦生活無虞後,也會重新找回創作的熱情與對美的好奇。從社區大學的畫畫、書法、插花課程中,可以清楚看見中年或退休族群重新投入藝術學習的熱情,那顆「愛美的種子」從未消失,只是暫時沉睡。
他寫這本書,就是希望讓讀者不必等到年紀大了、不必等到賺夠了錢,才開始接觸美學。從他的經驗來看,美感其實和工作、生活可以共存,甚至能帶來更多能量與可能。
他提到,美學帶來的改變至少有三種:首先,生活變得更有趣,在繁忙中找到喘息與靈感;其次,提升品味與人際互動,也讓人生看起來不再只有單一面向;最後,當美感能力漸漸養成,也會帶動創意與想像力的成長,在數位與創新密集的時代中,這樣的素養非常實用。
他提到,當審美能力逐步深化,人的眼光會改變,看事情的角度也會更清楚、有邏輯。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能力會讓你不容易被潮流帶著走,也能更自在地表達自己的風格與想法。
他的攝影之路,就是這樣一步步展開的。雖然從小愛畫畫,但創業後忙碌難以持續創作。直到數位相機普及,他重新拿起鏡頭,在人像、風景、抽象創作中找到樂趣,甚至辦展、出書、累積了一套完整的攝影歷程。
2005年他就讀台大EMBA,開始以同學為拍攝對象。作品愈來愈多後,他開始研究攝影風格與歷史。2013年,他報考北藝大美術系博士班,帶著攝影集與研究計畫進入體制內學習,並在歷經七年努力與兩年病休後,於2023年順利取得博士學位。
他說,美學的養成,並不是為了變得高深或標新立異,而是能幫助我們深入理解生活,從表象中看到更深的意涵。藝術不是脫離現實,反而能讓我們的現實更豐富、有層次。
攝影之所以吸引他,不只是創作的自由,更因為這是一種觀察與理解世界的方式。他喜歡在與朋友深談藝術創作時,感受到更真實的交流。比起品酒、打球、吃吃喝喝,他更享受那些能真正認識彼此想法的對話。
而在資訊快速複製、影像高度仿真的年代,美感與獨立思考愈顯珍貴。他相信,這是每個人都該修煉的一門功課,也會是未來的基礎能力之一。
- 記者:X Media
- 更多職場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