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陷晶片供應危機 Volkswagen Golf 與 Tiguan 暫停生產
全球汽車產業剛從疫情期間的晶片荒走出不久,如今又面臨新的供應危機。Volkswagen 近日已向內部員工發出警示,指出由於半導體短缺問題再起,包括 Golf 與 Tiguan 在內的主要車型將於近期暫時停產。這次風波的源頭,來自荷蘭政府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貿易爭端,焦點則集中在晶片製造商 Nexperia 上。

Nexperia 原為中國大陸企業所擁有,為歐洲多家車廠的重要晶片供應來源。月初,荷蘭政府依據「商品可及性法案」(Accessibility of Goods Act)接管該公司,並以國安理由解除原執行長職務,改由臨時管理人接手營運。此舉被視為配合美國針對中國大陸企業的出口限制政策。作為回應,中國大陸則對 Nexperia 晶片出口實施限制,直接衝擊歐洲汽車產業的供應鏈穩定性,也使 Volkswagen 的生產計畫被迫中斷。

Volkswagen 表示,這波晶片短缺將使生產線陷入暫停,預期對 Golf 與 Tiguan 的製造造成短期影響。雖然原廠強調目前仍有部分庫存可支撐生產,但若供應問題持續惡化,不排除影響其他車型。分析人士指出,歐洲車廠恐因晶片短缺造成數十億美元的產值損失,不僅將導致車價上揚,也可能延後多款電動車與油電車的上市時程。

目前包括 Mercedes-Benz 在內的車廠已提前建立安全庫存,而 Bosch 等大型零件供應商則正與各國政府洽談,尋求長期替代方案,以避免再度陷入全面性停產的風險。Volkswagen 方面則表示正「密切監控半導體市場變化」,並積極與歐洲本地供應商建立合作,以降低對 Nexperia 的依賴。
為了強化長期穩定性,Volkswagen 已宣布投入 20 億美元(約新台幣 650 億元),預計於 2027 年前在歐洲建立自有晶片生產設施。此舉被視為原廠回應全球供應鏈風險的戰略布局,也有助於未來電動化車款的穩定量產。不過,即便 Volkswagen 對外保持樂觀態度,業界普遍認為若中荷兩國間的外交僵局持續延燒,這波晶片危機恐難在短期內平息。

這場看似局部的貿易對立,再次突顯了汽車產業對半導體供應的高度依賴。隨著國際政治與科技戰愈演愈烈,晶片已不只是電子元件,而成為決定汽車製造命脈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核心。
- 記者:小七車觀點
- 更多汽車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