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琄給「情緒勒索」下定義!吳定謙執導《八月,在我家》自認:「幼稚園園長」
最傷人的話,往往來自最親近的人。綠光劇場年度大戲《八月,在我家》將於本週五(9/5)首登台北國家戲劇院,揭開華人家庭深藏的矛盾與愛恨角力。故事從父親離奇失蹤展開,三個女兒返家後,母親挑開塵封秘密,姐妹壓抑已久的情緒一觸即發,家庭風暴就此失控。
▲ 從右至左:顏嘉樂、姚坤君、吳定謙、吳念真、王琄、張晴。(圖/綠光劇團、攝影:張大魯)
《八月,在我家》將「兩層樓剖面房子」搬上舞台,觀眾如同潛入鄰居家,目擊一場場荒謬卻真實的家庭戰爭。劇中經典「中式圓桌戲」則成為全場視覺焦點:看似團圓的場景,對話卻如刀鋒交錯,揭露最深層的親情矛盾。餐桌上的「紅燒獅子頭」不僅是經典佳餚,更象徵家庭衝突後的再度凝聚。
▲ 《八月,在我家》將東尼獎、普立茲獎的劇本完美落地轉譯。(圖/綠光劇團、攝影:張大魯)
全明星卡司同台飆戲
本次演出網羅13位重量級演員:王琄、吳念真、姚坤君、顏嘉樂、鄧安寧、朱宏章、張丹瑋、梁正群、張晴、黃士勛、鄧雨忱、Miyaw Sika洪淳晨、王芝方。導演吳定謙笑稱自己是「幼稚園園長」,要帶領一群「太會演、難以控制」的演員。但也正因如此,舞台張力十足,角色關係更顯真實。
王琄在劇中飾演母親,透露11年前曾演出過此劇,如今再度詮釋「看似輕鬆,卻也不輕鬆。」這是因為老了的緣故,體力不比以往,但心境與演技狀態卻更加純熟。她形容角色「一直在勒索家人」,經過深入理解才明白:「情緒勒索的背後是討愛!」並感嘆「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 《八月,在我家》舞台上演一齣戲蓋一棟房子,象徵我們用愛成就了一個家,卻在真相裡發現:只有離開才是唯一的解脫。(圖/綠光劇團、攝影:張大魯)
飾演二姐的顏嘉樂,則把戲中角色的困境與自身經歷連結。結婚生子後,小孩還小,爸媽年紀也大了,演出後更有產處。她很感恩父母把自己照顧得很好,爸媽也對自己說:「這就是對女兒最大的愛!」她思考著,如果父母真的需要照顧,自己一定會扛起責任,「也期待自己有更多能力去照顧家人」。
至於飾演三妹的張晴,則將角色形容為「討愛的人」。她指出:「看似天真浪漫、活潑可愛,實則不想讓別人看到內心的傷痕。」她認為,往往外表看似完美的人,反而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存在。
吳念真特別出演 以家為鏡
吳念真這次以特別主演身分現身,雖僅在第一幕登場,仍感性表示:「家是最堅固的堡壘,但同時也可能是最難以逃離的牢房。」他認為戲劇結束的那一刻,才是家庭新生的開始。
▲ 吳念真導演認為《八月,在我家》就是呈現「親情既是羈絆,也是壓力」,劇中對話都環繞在「愛與責任」與「自由與束縛」之間的拉扯。(圖/綠光劇團、攝影:張大魯)
黑色幽默裡的勇氣與釋然
導演吳定謙將本劇定位為「有淚有笑的黑色幽默喜劇」,笑聲與沉重交錯間,觀眾將重新審視自己家庭的幸福與矛盾。戲末,家人終能以勇氣與釋然面對現實,帶來難以言喻的力量。
▲ 由左至右為演員 吳念真、王琄、Miyaw Sika洪淳晨。(圖/綠光劇團、攝影:張大魯)
改編自榮獲東尼獎、普立茲獎的經典之作,綠光以「本土語彙」與「華人生活場景」重新落地詮釋,忠於原著精神卻更貼近觀眾日常,讓這場極限家庭拉鋸既是「他們的家」,也是「我們的家」。全台巡演將自9月起走遍台北、高雄、台南、台中。
演出日期
●台北|2025年9月5日–14日|國家戲劇院
●高雄|2025年11月7日–9日|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
●台南|2025年11月15日–16日|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台中|2026年1月10日–11日|臺中市中山堂
更多eNews報導
日圓甜甜價再現!今早出現「0.2019」 10萬台幣換出近50萬日圓
土城惡男當街殘殺妻子、小姨子!死者身份曝光 李進良悲痛:幫到底
- 記者:郭懿慧
- 更多娛樂新聞 »